• 构建新型导学关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上接1版)正的人。” 用成果说话  两年前,兰州大学开展了首届“十佳导学团队”评选。如今,第二届评选也已拉开帷幕。相同的是,团队研究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科研创新能力,一直是评选的重要标准。  基础医学院循证医学研究中心最初只有杨克虎教授一个人,带着3个硕士生,借用一个办公室,开始搞研究。经过15年的发展,团队已经在国内外各大研究期刊发表论文超过500篇,其中200多篇成果入选拥有百年历史的循证医学权威数据库Pubmed数据库。  “我们的科研目标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树立行业内的国际标准,并推广到其他交叉学科领域,提升中国循证医学的国际影响力。”杨克虎说。  导师教导有方,学生们也很“给力”。  在去年年底的国际循证社会科学2019Cambell协作网年会上,循证医学团队有18篇论文被大会录用,其中两位研究生做了口头报告,16篇论文进行了壁报宣讲交流。今年年初,团队师生还运用所学,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COVID-19全球研究数据库”,实时共享中国疫情防控的研究证据,为全球战“疫”分享中国经验。  秉持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的科研精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斌教授团队深得学生们喜爱。  “胡老师平时经常出差,但只要在学校,无论晚上还是假期,他总会来实验室转一转,看看哪些同学在主动‘加班’做实验,给予一些奖励。他是在激励我们主动做研究,而不是被动完成任务。”两年前加入胡斌教授团队的硕士生郭曼回忆到。  在高效运作和协同配合下,实验室团队成员先后获得中国侨界创新人才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甘肃省专利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9年,团队在心理生理信息方面研制出了“一种脑电与温度相结合的抑郁人群判定系统”,斩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这个沉甸甸的“金奖”,是兰州大学普适感知与智能系统实验室3位老师和4位学生自主研发的专利项目,胡斌教授为第一发明人,实现了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在“中国发明专利金奖”上零的突破。  鉴于特殊的研究领域,团队导师彭宏副教授会更加注意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情绪感知,帮其正确规划研究方向。“我们团队有多个小组,研究方向多样。曾经16级的一位硕士生,在原来的小组做研究十分吃力,帮助他调整到其他研究组后,激发了研究兴趣,还发了两篇高水平论文。因为我们本身就研究情感计算、生理心理计算,所以更能理解我们大脑中复杂的情感表现,避免社会上常见的导学关系紧张的情况。”以育人为本  2020年11月的一天早晨,胡斌教授团队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朱立贤正在华为西安研究所与同事一起进行新一轮的芯片自主研发。他的目标是“成为通信基站和芯片研发领域的技术专家,为我国通信技术自主研发出一份力。”同一时间,朱立贤的同学正在上海联影医疗等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高新技术企业继续研发脑电精神评估检测系统,或在哈佛医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中科院近物所等研究院所承担着各自的项目。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兰州大学各研究团队的导师们也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积极探索着人才培养之道。  “愿意做项目的本科生,我侧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尽早踏入科研大门;到了硕士阶段,就要学会掌握研究方法,拥有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到了博士阶段,他们的研究就要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敢于挑战研究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为未来成为国家的‘科研主力军’做准备。”这是杨克虎教授与同事们讨论人才培养路径时提到的“本硕博三步走”培养模式。  让杨克虎欣慰的是,团队学生“出师”后,很多都选择留在团队当中。现在循证医学研究中心的陈耀龙、田金徽、马彬、葛龙、李秀霞、宋旭萍等老师,当年都是杨克虎教授的学生,如今也成了导师。  “现在团队里的年轻孩子们爱好多,我也特别鼓励他们参与校园活动。因为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杨克虎说。  硕士期间发表过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的研究生李美萱继续选择跟着杨克虎老师读博深造。“我最盼望年终总结,因为交流完全年工作后,我们还会自行排演节目,和老师们一起跨年,就像在家一样。”  或许是由于学科特殊性,包国宪教授喜欢将学习生活中的“棘手问题”当作训练学生管理能力的“试验场”。“我会让学生在科研项目中轮流担任项目秘书,让他们既能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理论问题,又能通过组织协调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这些琐碎麻烦事学会管理人、事、物和财,并学会沟通协调和公平对待团队成员。”  在包国宪教授的指导下,兰州大学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培养出我国第一批政府绩效管理专业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其中,33岁便成为博导的兰大管理学院教授、萃英学者王学军,就是我国培养的首位政府绩效管理专业博士。  即将毕业的博士生马翔也选择继续留在包国宪教授团队任教。“回想7年前到兰大读研,当时还不了解这个团队。如今,在学校、学院和导师的培养下,我的梦想初步实现。导师给我最大的影响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未来我们也会将这样的育人思想传承下去,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马翔说。

  • 产教融合 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迈向新征程

    (上接1版)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关研究生在完成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后,直接参与该基地优势学科——高原环境损伤防护的研究工作,在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示范实践、军民融合方面作出了创新性工作。“示范基地对咱们学生的评价挺高的,表现优异的毕业生也可直接留下来工作。”药学院副院长杨志刚说。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材料工程、集成电路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类别,与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隆基、大连连城数控、新莱福、上海南麟、先导、艾派克等国内一线企业、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培养实践基地30个。  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陈彦通说:“今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的性质特征,即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提质提效 把严培养质量关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建立的特色学位制度,致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991年,我国首先设立了工商管理硕士(MBA)。2009年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并轨,统一招生,应届本科生也可报考。  1996年,兰州大学首先获批的专硕点也是MBA,在2010年前后形成当前主要的培养类别。截至目前,在全国47个专硕培养类别中兰大拥有22个,6个专博培养类别中有临床医学博士点1个,共培养学生超万名,在读7200余人。2019年,兰州大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占到55%,与全国二者并重、专业学位略超的格局一致。  随着国家大趋势的发展潮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近30年的历程中走过了一条从萌芽诞生、探索经验到发展壮大、全面提升的道路。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相同的是对培养质量的追求,侧重点是对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避免二者培养的同质化现象,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阶段着力解决的问题。  在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副主任金鑫看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产教融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也是难点。正确处理好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的关系、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关系、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的关系、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的关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有可为。“研究生培养的重心在学院,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我们的任务就是出政策、搭平台、做服务、守底线。通过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培养环节设置,强化过程质量监督和评价,像游戏通关一般建立严密的过程管理链条和完整的培养档案,不断夯实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金鑫说。  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培养合格人才重任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兰州大学文学院的一大特色。这里的导师与任课教师拥有多元的学科背景,这里的学生需要完成从听课、评课、说课、试讲到上岗实习的实践性学习全流程,然后走向世界。2011级校友闫娜为菲律宾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公派汉语教师,其创作的《瀚宇之花盛开》被选为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之歌”。“兰大汉硕学子以扎实的中英文基础、丰富的实习经历、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能力获得用人单位的普遍满意。”文学院副院长郭茂全说。  作为培养规模最庞大、每年招收700多名各类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严把培养质量关的故事则是另一个“版本”。  “学院一直将培养质量视为MBA/MPA项目发展的生命线,狠抓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步树立了较强的品牌。”管理学院副院长苗绪亮介绍,学院通过遴选优秀师资、制定竞争性课程体系、开展“三位一体”课程评估、建设教学团队、邀请国内外一流商学院专家授课,持续提升课程质量;为每个班配备“辅导员”实行上课跟课制度,严格执行教学管理纪律,强化专业学位学生的课程考勤管理和课程考核;按照教师指导质量和效果分配指导名额,激发导师的积极性;学院多年来在深圳等地开办移动课堂,对优化学生生源结构、提升师资教学水平、提高兰州大学和MBA项目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知名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兰州大学MBA/MPA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招生竞争力不断提升,近年来第一志愿网报人数逐年增长,每年超过三千人;2009-2020年连续12年进入“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前十。  2020年,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历史上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发布……兰州大学研究生院也将这一年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范年,提出诸多务实有效的措施:整合原有制度出台《兰州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2020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启用新版培养方案,上线研究生管理新系统,把校外导师的聘任从院聘升级为校聘并加以规范管理,将校企联合示范性课程建设继续列入2021年度“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指南,完成新一届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换届,探索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教育部支持的11项研究生专业竞赛国家级奖项列入科研成果认定范围。走出象牙塔 响应国家社会的需要  早在2016年,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罗洪刚在与东部的集成电路、半导体生产企业接触时就有企业提出,能不能搞三五十人的联合硕士培养班?鉴于办学资源、条件限制,罗洪刚没敢答应。  近年来,由于国家招生名额的持续投入,物理学院专硕招生规模从每年40多人增长到80多人,校外导师也增加到78人。  不仅是专硕,罗洪刚还想“想得更远一点,沉得再深一点。”2017年,物理学院开始本科教学改革2+2模式,2018年开启“院-企、院-所、院-院”合作计划,与企业陆续建立了9个定制班,即:在不打破原有班级设置的基础上,学生在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加入定制班,在企业搭建的平台上提早了解行业前沿、企业文化,利用假期到企业实践实习,毕业时可与企业双向选择就业,也可进入感兴趣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实现本硕、甚至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罗洪刚希望保持近两年来持续扩大的本科生招生规模,争取办学资源扩大专硕培养规模,“满足企业的需要,为有意愿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  在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大背景下,作为“为解决污染问题”而存在的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硕士这两年的报考情况十分乐观,第一志愿报考比例与“双一流”高校调剂比例均持续增加,录取分数超过学硕。负责研究生培养的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博也和罗洪刚有同样的想法:将专硕培养模式下沉到本科生,给本科生聘校外导师。与此同时,兰州大学正在积极申报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打通从专硕到专博的直接通路。  无论是浩鲸科技伸出橄榄枝与兰州大学联合培养工程硕士,还是物理、资环专硕持续增长背后的巨大市场空间,也都与我国当前对关键领域技术应用与转化的迫切期待,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谋而合。  诚然,从培养布局结构型调整、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专硕学硕培养同质化到异地实习与学校活动冲突、奖学金评定标准修订等一系列宏观微观问题还有待解决,但站在历史交汇点上,专业学位教育被寄予厚望。  “下一步,国家将大幅增加专博招生数量,专硕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这是我们的重大机遇,也是国家增列兰州大学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的期待所在。”兰州大学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陈熙萌说。  鉴于2019级工程硕士的良好培养效果,2020级兰州大学-浩鲸科技联合培养项目也成了招生香饽饽,所招10名学生全部来自“双一流”高校。未来,浩鲸科技还希望向兰州大学投入更多的科研经费,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博士,开展无服务器计算、安全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互联网行业激烈的竞争中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

  • 兰大人的“体育范儿”

    (上接1版)这里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被这里浓厚的运动氛围所吸引——体育场馆随处可见,学生们挥汗如雨;多个体育俱乐部灵活选择,专业有趣;各种体育社团敞怀纳新,活动丰富多彩;各类体育竞赛精彩纷呈,激动人心。  每天早上6:30,冯子航都会准时来到榆中校区西区操场,在操场一角完成人脸信息采集后开始热身、跑步。“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方式的转变,有时候让我很迷茫,学校这种半强制性的‘悦跑’机制不仅弥补了高中缺乏锻炼的短板,还让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除了晨跑,游泳池里你追我赶的飞鱼对决、穹顶气膜羽毛球馆里激烈的你来我往、灯光篮球场下的挥汗如雨,都已成为校园常态。  这些点滴的坚持与积累,有效保障了学生体能的提高。2005年开始,学校开设了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啦啦操和武术等12个体育俱乐部,满足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个性需求。  “我喜欢打篮球,但平时课程和集体活动比较密集,根本抽不出时间,体育俱乐部能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真是太好了!”法学院2020级的孙文欣同学说,由于解决了时间冲突问题,现在每周四下午大课间,她都能在体育俱乐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打球。  “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指导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这‘三个自主’是学生爱上体育运动的第一步。”体育教研部党总支副书记冯涛说,俱乐部模式弥补了课堂教学因时空限制带来的不足,让学生能够掌握一门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  “用脚步丈量大好河山,结识了更多朋友,开阔了眼界,自己也会更乐观。希望登山队能成为兰州大学一支具有科研特色的登山社团,在祖国的各大山峰之巅,都能留下兰大峰人攀登的足迹。”兰州大学峰人登山队副队长罗崇文说,自2011年成立以来,团队已经成功登顶岗什卡、年保玉则、七一冰川等5000米级雪山,攀登过6000米级的卡鲁雄&姜桑拉姆雪山。  体育是撬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杠杆。为了满足多样化的体育诉求,学校鼓励学生创办各类体育社团,现有羽毛球协会、排球协会、轮滑社、飞马跑团、锅庄舞协会等22个体育社团。这些社团就像一块块巨大的“海绵”,通过更强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  五十米,三十米,十米……终点就在眼前,筋疲力尽的身体仿佛一瞬间被灌注了无穷的能量,文学院2020级研究生杜娟急速挥动着手臂,冲向红线。最终取得了2020年研究生运动会女子800米第五名的成绩,她表示:“虽然不是第一,但还是享受到了很多同学的赞许,也很开心。研究生学习的生涯大概就像长跑,坚持不懈最为重要!”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随着学生体能水平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学校以各类竞赛带动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目前,已形成以竞赛为龙头,“四个运动会”为主线(新生运动会、本科生运动会、研究生运动会、教职工运动会),“三大球、三小球”联赛为重点,覆盖22个运动项目的多元体育格局,贯穿全年,覆盖全体学生。  体育教研部主任乔德平说:“通过体育,能加强对青少年集体主义、团队合作、顽强拼搏、遵守规则等优良品质的系统培养,这些对于人生都是极为有价值的。”奖牌不是全部  一套拳法,行云流水;几件兵器,得心应手。2020年研究生运动会上一场别出心裁、精彩绝伦的武术表演,引得在场学生频频叫好。  他们,是来自兰州大学高水平武术队的大学生运动员;他们,是一支在国内外各大赛事上屡屡争金夺银的“梦之队”;他们,也是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普通大学生。  兰州大学一直高度重视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工作,统筹兼顾运动特长和学业发展,努力探索在普通高校培养具有国家水平的学生运动员。  2001年,李绍成牵头组建高水平武术队。至今,兰大已有武术、女子排球、田径和女子足球4支高水平运动队,71名高水平运动员。在2002-2020年国际国内比赛中共获得奖牌544枚,其中金牌273枚、银牌167枚、铜牌104枚;11项世界冠军、4项洲际冠军。  虽然各项荣誉加身,但他们必须兼顾作为普通大学生与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双重身份。时间不够用,晚上、周末来凑,那些其他同学用来聚会、逛街、游玩的时光,他们在体育馆里拼搏,在图书馆中埋头苦学。  “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份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运动员,平衡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至关重要。”李绍成说,“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文化学习、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为代价去拿奖牌。”  曾在各大赛场大放异彩的世界冠军阚文聪,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兰大。  作为全校的“体育明星”,高水平运动员中既有常志昭、李孟南等世界冠军,也有在全国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肖晶,还有全国排球超级联赛中表现出众的兰大女排,他们是运动中的佼佼者、领跑者,燃烧了每一个兰大人的运动细胞。  作为普通学生,来自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的2018级研究生王魁良,也有很亮眼的成绩单:在大学期间跑过40多场半程和全程马拉松,2016年曾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5000米冠军,也是兰州大学男子5000米纪录的保持者,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研究生运动会上,他又获得了男子400米、800米、3000米冠军。  同时他还是一个“学霸”。提起在兰大上学六年来,体育对他的影响,王魁良用“一种受益终生的生活方式”来概括,并说:“跑步最大的帮助是心理方面的,让我更自信、更自律了。跑步也让本来内向的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更开朗了。”  王魁良曾经所在的本科生运动队目前共有20支队伍210人,致力于从普通学生中挑选、培养竞技运动员,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竞赛。学校根据运动队的具体情况、比赛任务的轻重,遴选优秀教练员对他们进行系统训练。这支运动队多次代表学校在省内外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优异成绩。  近年来,学校借助组织开展全国大学生女排邀请赛、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兰州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引导体育教研部的老师、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担任裁判、志愿者工作,营造人人参与的体育氛围。  2018级哲学社会学院的本科生周雅萱就是其中一员,已是大三年级的她,曾作为学生裁判在院、校运会中服务赛事,也是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等赛事的志愿者。在她看来,“近距离观察运动健将拼尽全力博取胜利是一件很‘爽’的感觉,这种竞技拼搏的精神将激励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奋斗。”  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出台,兰州大学也在全面规划体育育人工作。教务处处长罗彦锋说:“必须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完善面向人人、人人参与的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系,引导并帮助每一名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终身受益的体育健身习惯。”

  • 我校中亚研究所和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发布研究报告:美国在反分裂问题上持双重标准必将害人害己

      本报讯  近日,我校中亚研究所、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布了题为《内外有别:美国在反分裂问题上的双重标准》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美国虽然也曾是一个受到分裂主义威胁的国家,并且为了维护联邦的完整进行了一场为期四年的内战,还通过联邦立法严禁分裂国家的企图,但遗憾的是它在反分裂问题上却是一个缺乏同理心的国家,面对别国的分裂主义问题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美国在反分裂问题上的双重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美国坚持国家统一优先于人权保护,美国内战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统一问题而非非裔美国人的人权保护问题,所谓“人权保护”不过是美国对外干涉的工具罢了;2.美国在坚决维护本国统一的同时,在涉及他国的分裂问题上坚持实用主义与利己主义,墨西哥、哥伦比亚、巴拿马都曾沦为美国分裂瓜分的对象;3.美国一方面支持英国、西班牙、法国、加拿大等盟国的反分裂斗争,另一方面却支持俄罗斯、南斯拉夫联盟、伊拉克、中国、伊朗等竞争对手和敌国的分裂势力,损害别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报告指出,美国对我国反对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统一工作的粗暴干涉,混淆了分裂问题与人权问题的界限,带有明显的霸权主义色彩;同时,以《联合国宪章》为首的国际公约及国际法并不支持以民族自决权分裂主权国家,美国的干涉行径是对这一准则的践踏。报告还认为,多年来,世界各国从理论、制度、宪法、国际法等方面逐步达成了维护领土主权完整与国家统一的共识,也成为有关国家采取反分裂行动的道义和法律基础。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应对分裂主义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双重标准,美国已成为当今世界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最大破坏者,而非建设者。美国在分裂主义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态度必然无异于养虎遗患、饮鸩止渴,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亚研究所)

  • 《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0(甘肃)》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本报讯  11月10日,“《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0(甘肃)》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0(甘肃)》是由我校绿色金融研究院、甘肃省金融学会共同主编,多家政府单位、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组稿完成的第一本系统介绍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的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案例研究、数据分析、指标评价等方法,对甘肃省绿色金融政策、绿色金融市场、“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绿色生态产业以及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从而对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的阶段与困境做出科学诊断与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绿色金融助力全省绿色生态产业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绿色金融研究院)

  •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碰撞以来古地理格局与构造地貌过程》专题2020年研究进展交流与讨论会在我校召开

      本报讯  11月8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七专题四《碰撞以来古地理格局与构造地貌过程》2020年度研究进展交流与讨论会”在我校召开。会议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本年度专题进展汇报与讨论阶段。专题负责人戴霜教授介绍了本年度目标任务、总体执行情况和取得的进展。专题四个研究方向负责人张会平研究员、闫德飞教授、聂军胜教授和戴霜教授分别就本年度构造地貌、生物古地理、古气候背景和古地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会议第二阶段为亮点成果汇报与讨论阶段,十位报告者围绕专题目标,就自己承担的任务,汇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讨论。  (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 我校校友李文辉首获全球乙肝研究最高奖

    (上接1版)分辨质谱分析手段,他们发现,肝脏胆汁酸转运体(NTCP,牛磺胆酸钠cotransporting多肽)会与乙肝病毒包膜L蛋白的关键受体结合域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随后,在三种HBV/HDV易感型肝细胞中都进行了一系列基因敲除实验,证明NTCP的确是病毒受体。更重要的是,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通常情况下不表达NTCP,也不能被HBV感染。但如果在该细胞株中外源性表达人或树鼩的NTCP后,则细胞可以被HBV。他们还鉴定出NTCP上关键的病毒结合区域。比如猴子的NTCP通常不能结合乙肝病毒,但只要突变其NTCP上一段极小的区域,就能使之变成有效的HBV受体。该成果在相关论文学术期刊上发表后,立即在国际学术界引发轰动。肝病学界认为,该研究对乙肝基础和应用领域有重大和深远影响,将可能帮助乙肝治疗新药的发现而为乙肝病人造福。(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