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导学关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次:第972期       查看:216

(上接1版)正的人。” 

用成果说话

  两年前,兰州大学开展了首届“十佳导学团队”评选。如今,第二届评选也已拉开帷幕。相同的是,团队研究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科研创新能力,一直是评选的重要标准。
  基础医学院循证医学研究中心最初只有杨克虎教授一个人,带着3个硕士生,借用一个办公室,开始搞研究。经过15年的发展,团队已经在国内外各大研究期刊发表论文超过500篇,其中200多篇成果入选拥有百年历史的循证医学权威数据库Pubmed数据库。
  “我们的科研目标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树立行业内的国际标准,并推广到其他交叉学科领域,提升中国循证医学的国际影响力。”杨克虎说。
  导师教导有方,学生们也很“给力”。
  在去年年底的国际循证社会科学2019Cambell协作网年会上,循证医学团队有18篇论文被大会录用,其中两位研究生做了口头报告,16篇论文进行了壁报宣讲交流。今年年初,团队师生还运用所学,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COVID-19全球研究数据库”,实时共享中国疫情防控的研究证据,为全球战“疫”分享中国经验。
  秉持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的科研精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斌教授团队深得学生们喜爱。
  “胡老师平时经常出差,但只要在学校,无论晚上还是假期,他总会来实验室转一转,看看哪些同学在主动‘加班’做实验,给予一些奖励。他是在激励我们主动做研究,而不是被动完成任务。”两年前加入胡斌教授团队的硕士生郭曼回忆到。
  在高效运作和协同配合下,实验室团队成员先后获得中国侨界创新人才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甘肃省专利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9年,团队在心理生理信息方面研制出了“一种脑电与温度相结合的抑郁人群判定系统”,斩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这个沉甸甸的“金奖”,是兰州大学普适感知与智能系统实验室3位老师和4位学生自主研发的专利项目,胡斌教授为第一发明人,实现了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在“中国发明专利金奖”上零的突破。
  鉴于特殊的研究领域,团队导师彭宏副教授会更加注意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情绪感知,帮其正确规划研究方向。“我们团队有多个小组,研究方向多样。曾经16级的一位硕士生,在原来的小组做研究十分吃力,帮助他调整到其他研究组后,激发了研究兴趣,还发了两篇高水平论文。因为我们本身就研究情感计算、生理心理计算,所以更能理解我们大脑中复杂的情感表现,避免社会上常见的导学关系紧张的情况。”

以育人为本

  2020年11月的一天早晨,胡斌教授团队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朱立贤正在华为西安研究所与同事一起进行新一轮的芯片自主研发。他的目标是“成为通信基站和芯片研发领域的技术专家,为我国通信技术自主研发出一份力。”同一时间,朱立贤的同学正在上海联影医疗等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高新技术企业继续研发脑电精神评估检测系统,或在哈佛医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中科院近物所等研究院所承担着各自的项目。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兰州大学各研究团队的导师们也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积极探索着人才培养之道。
  “愿意做项目的本科生,我侧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尽早踏入科研大门;到了硕士阶段,就要学会掌握研究方法,拥有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到了博士阶段,他们的研究就要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敢于挑战研究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为未来成为国家的‘科研主力军’做准备。”这是杨克虎教授与同事们讨论人才培养路径时提到的“本硕博三步走”培养模式。
  让杨克虎欣慰的是,团队学生“出师”后,很多都选择留在团队当中。现在循证医学研究中心的陈耀龙、田金徽、马彬、葛龙、李秀霞、宋旭萍等老师,当年都是杨克虎教授的学生,如今也成了导师。
  “现在团队里的年轻孩子们爱好多,我也特别鼓励他们参与校园活动。因为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杨克虎说。
  硕士期间发表过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的研究生李美萱继续选择跟着杨克虎老师读博深造。“我最盼望年终总结,因为交流完全年工作后,我们还会自行排演节目,和老师们一起跨年,就像在家一样。”
  或许是由于学科特殊性,包国宪教授喜欢将学习生活中的“棘手问题”当作训练学生管理能力的“试验场”。“我会让学生在科研项目中轮流担任项目秘书,让他们既能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理论问题,又能通过组织协调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这些琐碎麻烦事学会管理人、事、物和财,并学会沟通协调和公平对待团队成员。”
  在包国宪教授的指导下,兰州大学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培养出我国第一批政府绩效管理专业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其中,33岁便成为博导的兰大管理学院教授、萃英学者王学军,就是我国培养的首位政府绩效管理专业博士。
  即将毕业的博士生马翔也选择继续留在包国宪教授团队任教。“回想7年前到兰大读研,当时还不了解这个团队。如今,在学校、学院和导师的培养下,我的梦想初步实现。导师给我最大的影响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未来我们也会将这样的育人思想传承下去,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马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