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旭磊———德化于医形

    汤旭磊———德化于医形   据兰州大学报(魏嘉嘉 杨金苗)报道 师德体现在汤旭磊身上不仅仅是他对工作的尽心尽力,这一点在他的教学方法上有更为充分的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汤旭磊思考的更多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将更多的知识点融入每一次的课堂中。对于汤旭磊而言,在大课之中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他每次都会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和学生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把握一个大的方向来调节自己的教学方式,结合之前的经验和其他的好的教学方法加以优化。在课下,汤老师做的更多的是询问和引导。他经常会问自己的学生“除了上课,你在课下想要做些什么?”在学生选择课题的时候,他也不会给一个既定的方向让学生去做,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学会自己去寻找课题,在寻找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有时候他也会发现学生选择的课题可行性不高,但他并不会一盆水浇灭学生的热情,而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自己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课题的不足之处。   汤旭磊更注重的是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从不限定学生,就像他说过的“原始森林里的树能够成材,苗圃里的树反而歪七扭八,一定要让它自己成长,我们只要把握一个大的方向就够了。”他同时也会根据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来给他们布置不同的任务,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他最终都希望学生能够提高整体素质,让学生成长的更好。   在汤旭磊眼中,医疗、教育与科研并重,但也会出现医疗时间与教学时间冲突的情况,每每这时,汤老师总会先去坐诊行医,再花费个人休息时间备课、上课、与学生讨论。对患者、对学生,同样重视,同样负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汤旭磊几乎每天都在工作岗位上,不在岗位上的日子掐着指头都能算出来。“为科室多培养一些优秀的医师,也是对病人的负责”,这是他朴素的想法,也正因为如此,本来早该从内科教研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他一直多干了六年。

  • 梅中磊———给学生“挖坑”的老师

    梅中磊———给学生“挖坑”的老师   据兰州大学报(郑梦莹)报道“今天我们首先回顾一遍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在和坐在前排的几个同学聊完以后,梅中磊伴着上课铃声轻快地跨上了讲台。梅老师讲课思路清晰,讲解到位,节奏明确,激情澎湃,是公认的。自从15年前留校任教以来,回顾,讲解,举例,迁移,总结,这五大步骤早已成为梅老师讲课的一大风格。   梅中磊带的《电磁场概论》是甘肃省精品课程。每一年,这门课程除了得到本专业学生极高的认可度之外,经常能吸引其他专业和学院的同学前来旁听。“电磁场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很多课程的基础,虽然是基础课程,但对于本科生来说仍是难度较高的一门课程,特别是把它从大三的课程提到大二以后。”因此梅老师的每堂课除了教授课本知识之外,更多的是结合实例,贯穿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一根无限长直而细的均匀带电线,你们显然可以把它看成一根无限长的土豆丝,”梅老师突然转过头指着PPT上的一个例题说,“既然是一根土豆丝,我们就能把它切成许多土豆丁作为点电荷……”下面的位置上传来一片哄笑,大家显然是理解透彻了,也被这个朴素的比喻逗笑了。   当梅老师把复杂的原理和公式用平白的语言表述出来的时候,你会感觉这里上的不是电磁场理论,而是一门语言艺术课。类似于“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学过高数的,是个人都会算”等等日常用语经常出现在梅老师的课堂上,而在这其中,要数“土豆”一词被使用的频率最高。他的目标就是让大家能在活跃的课堂气氛当中,更好地理解课本里这些看似玄之又玄的知识。   你觉得梅老师讲课很生动形象很幽默风趣么?同学,请小心,因为这时的你很容易掉进梅老师给你挖的陷阱里去———你一不小心就会忘记这个理论里最基础的前提条件,或者忽略这个题目里面最重要的细节———这些都是梅老师为三心二意的你精心准备的。   梅老师有一股一上课就两眼放光,音量提高的精气神,因此他总是自嘲自己为“大嗓门儿”。加之他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使得枯燥的《电磁场理论》、《数学物理方法》、《电磁数学》等课程在他独有的、富有激情的讲课方式下变得生机勃勃。   你或许很难想象梅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为了挖一个陷阱坑花了多长时间,正如你在为莫名其妙地掉进去而暗暗叫苦一样。无论如何,你都不会知道他在准备一门课的时候费了多少心思,除非你看到他那个黑色双肩包里面一摞一摞的资料。

  •  王式功———在大气课上讲写作

     王式功———在大气课上讲写作   据兰州大学报(游洁)报道 “当老师没有困难是不可能的”,一个班里学生很多,有好的有差的,个性也各不相同,要把整个班都教好不容易,王式功的原则是“抓两头,促中间”。王老师还发现了现在普遍本科生、研究生论文文笔欠佳的问题,除了帮助学生改论文,王老师几乎在每届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创新创业以及研究生入学时,都会先给他们上两节写作课。   “知识面广,理论与实际结合,上课趣味性强,非常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位非常棒的老师。”评师网上有学生这样评价王式功老师的课。经过多年的教学,王老师非常懂得如何调节控制课堂气氛,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   “大气科学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等方面都息息相关,上课时除了将书本上的内容讲透之外,还要不时提及一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气象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特别是下午上课时学生有时会发困,这时候就需要讲一点小插曲,不能继续讲纯理论的东西来催眠了。王老师举了一个下午上课时讲过的例子:“人什么时候会发困?”,学生们的耳朵立马就竖起来了,“吃饭的时候会发困,晒太阳的时候也会发困,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学生们就开始思考了,发困的状况很快也就过去了。王老师强调,“作为一名老师,要让学生认真听你讲课,得让他觉得一节课45分钟,哎,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样的一节课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大气院的学生会有这样的体验,新生入学教育是由院里的大牌教授轮流来介绍大气科学各个分支学科情况,大四时再由知名教授按照几大主干课程体系,分别开设具有系统总结性和前沿展望性的系列讲座,帮助高年级学生梳理已学过的知识,与此同时了解未来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可为继续深造或就业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另外,院里开出介绍信让本科生利用假期回家的机会,介绍到就近的省会、地市或县城气象局进行分散短期实习,这些举措都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 庆振轩———引导才是王道

    庆振轩———引导才是王道   据兰州大学报(吴振荣赵丽媛)报道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庆振轩确实有颇多“高徒”,但他更希望自己成为一位良师,”庆老师诚恳地说道,“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2012级研究生赵玄览说,庆老师很了解现在研究生的学习状况、基础如何。“他会很切实地给你列出来你要看哪些名家著作、名家集子,会经常跟你交流,帮你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她解释道,“他把学习框架给你夯实,然后你就往下走,这样基础是打的很牢的。”   对于一些比较浮躁的学生,庆老师更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他能够理解学生们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向往,也能理解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的焦虑:“其实你浮躁的过程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思考。当你‘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时候,肯定有一个比较迷茫、浮躁的过程;等到‘霜落秋叶,独存枝干’的时候,你非常清醒的知道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好了。”所以,对于出现浮躁情绪的学生,他会以朋友的身份去给出建议和提醒:人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有一个清醒的人生设计。“人们经常说现在社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也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机会,但这些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他开玩笑说到,“就算是天上掉乌纱帽,你总得准备把头伸出去吧!”   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庆老师在从教执教中,会帮助学生们把自己的爱好兴趣与他们的学术研究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曾有一名庆老师的研究生有书画方面的爱好,也很擅长古体诗词的写作,在他准备毕业论文时,庆老师给他建议的论题就是苏东坡的题画诗研究。同样有一名学生当时在北师大书法的学习班学习书法,最后庆老师给他定的毕业论文就与陆游的论书诗有关。

  • 白亚娜———把简单的内容讲有趣,把难懂的东西讲容易

    白亚娜———把简单的内容讲有趣,把难懂的东西讲容易   据兰州大学报(张涛宋芳)报道 从站在讲台上的第一天起,白亚娜就对自己有一个定位:充实自己,用自己的能力来吸引学生。“我从来不会通过点名的方式强制学生上课。”   “坚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知识面,教研相长”是白亚娜从教三十多年对教学工作的精辟总结。“从教32年,我从不敢懈怠明天的任何一堂课。如果明天有课,我事先就会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反复琢磨第二天的课程。”说起备课,白亚娜的语气很坚定。“备课无小事”,她对备课的要求很严格,课前充分的准备是讲好一堂课的前提,也能得到学生对该堂课的认可。   “有没有认真备课,讲课好不好,学生都能看出来”。从最初讲课时强迫自己把每节课要讲的东西一字不落的写下来、背下来,到现在脱稿讲课。从只讲书本的内容到现在穿插流行病学的案例和科研内容。白亚娜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想方设法地讲好每一堂课,让同学们轻松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是她不断追求的目标。“一个优秀的老师就是能把简单的内容讲有趣,能把难懂的东西讲容易。”这是白亚娜多年授课获得的最大心得。   她的学生对她的讲课方式评价很高。“白老师课讲得很生动,她把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流行病学的事例穿插到课堂中。有的老师可能会一直用好几年前的那个PPT,但她会不定期的更新自己的PPT,加入最新的学术思想和前沿领域的内容。她对自己所讲的内容烂熟于心,总是脱口而出,同学总是会被白老师的讲课吸引,课堂上没有人窃窃私语,没有人会玩手机,更没有人会睡觉。”“白老师从来不点名,但她的每堂课都爆满,甚至有其他院的同学慕名来蹭白老师的课。”白亚娜的研究生彭峥这样评价。   “白老师讲课很受欢迎,每一届新生刚到校都能听到学长们给新生推荐白老师的课。”良好的口碑使她的课多次斩获兰州大学教学成果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省级精品课程等殊荣。   同时,白亚娜也是一位多产的研究型学者。其中包括纯英文版《Epi鄄demiologyandBiostatistics》,国家卫计委“十二五”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等著作,颇受学界、学生的好评。

  • 张克非———以史为鉴明得失而启心智

    张克非———以史为鉴明得失而启心智   据兰州大学报(白学佼张莲卓)报道 “作为一名资深老教师,他对课堂、对知识的掌控能力可谓十分娴熟,他还会以古论今,以今释古,深入浅出,偶尔也有感而发,无不在向我们传授为人处事之道,使我们能在不经意间学到一些人生哲理。”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陈意说。   张克非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戊戌维新运动,他首先介绍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部分思想主张并从宏观角度分析这种新思想在文化领域引起的变化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接着他从当时兴起的“禁缠足会”等受维新变法思想影响的民间团体如何推动社会风气逐渐发生变化方面解释这种变化。   他还告诉大家,要研究社会风气的变化,可以从当时的报刊、笔记、小说里去寻找生动的例子,同时他也从报刊追求新鲜、新奇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社会风气变化的踪迹会出现在报刊杂志上的原因。   在讲到戊戌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时,张老师展示了一张光绪帝的照片,幽默地分析说:“光绪长得很清秀,看上去也很睿智,但他缺乏一种王者天下的气势和魄力,所以在维新变法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时,便难以掌控局面、断然处之。”听到这里,同学们都笑了,表示对这部分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紧接着张老师又把它同中国近代史上的多次失败的改革联系起来,对它们的失败原因做了系统分析,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史学思维。   同时,他还提出在写学术文章时,一定要注意“虚”与“实”、史实与理论的结合;他还介绍了著名史学家赵俪生教授的说法,对大问题要善于作小,分别研究,抓住它独特、有趣的方面,杜绝空而泛;而对小问题则要善于做大,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律性的概念,从具体上升到理论层次,即通过若干“实”表现出“虚”,而抽象出“虚”还要靠“实”的支撑。   “他还会介绍许多史学研究方法,培养我们的史学思维,他用他的言传身教,带给我们思想和行为上的双重激荡。”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基地班欧阳洛奇说。   “张老师讲课从来都是从一点深入,然后拓展开来,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讲授一些史学研究的可取之处及研究方法,这样的讲授让我们在课本之外学习了很多东西。”2013级文物与博物馆学正在认真听课的王嘉琳说。

  • 田文寿———质疑才能进步

    田文寿———质疑才能进步   据兰州大学报 (蒋云鑫 任妍)报道 上课时,田文寿不仅鼓励学生质疑授课内容或指出讲错之处,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质疑教材、质疑权威,“哪个学生上课敢于质疑,不论质疑的对错,我都在平时成绩里给加分”。相反,“对于发现了我的错误而没有指出来的学生,我会扣他的平时成绩”。   夜明珠晚上会发光,这个平常的就像人生来就会呼吸一样的现象,田文寿也从未去思考论证过“为什么”。而就在他用大气辐射学的知识给学生讲解物体为什么会发光的时候,有一名学生当场提问:“能否用大气辐射学的知识解释夜明珠晚上发光的原因”?   “我从来没想到过这个问题,当时就被难住了”。   而当他讲到“宇宙中任何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时,另一名学生则指出“现代物理学已经提出光速并不是极限速度”。对于这个基于还没有得到证实的现代物理学猜想而提出的质疑,“我很欣赏学生这种勤于思考和敢于提问的精神,当场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在田文寿看来,相比对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的能力的赞赏,被学生难住而带给自己的小小的尴尬并不算什么,“质疑才能推动科技进步”。   正如田文寿在他的QQ日志中写的那样:“就单纯的学和问的范畴,我窃以为一定是要无所畏惧、不怕权威、争鸣不已才对,否则问者不敢问,想学的学不到,哪有进步可言?”   教学中,田文寿一方面将书本上的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及时掌握学界在这一领域目前的研究动态”;另一方面“我会告诉学生学这些知识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在讲到“能量守恒”定律时,田文寿不仅说“只要你肯努力,没有的迟早都会有,这就体现了能量守恒”,而且将能量守恒比作谈恋爱:“谈恋爱的时候快乐,分手了就难过,那些没谈过恋爱的,没有快乐也就没有难过”。   浓重的家乡口音成为田文寿授课的最大障碍,他也一直为不能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而困扰。在一次讲课时,田文寿讲道“科学问题是要有‘前提’的”,学生们将“前提”听成了“墙体”,因而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田文寿做了板书大家才会心一笑。自此,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因自己的口音给学生造成误会,田文寿在讲课中不仅使用PPT,而且会将关键的词句进行板书,并不断追问学生能否听懂,“有时候坏事变成好事,我的课堂教学力求逻辑性,因为我讲的有些词学生听不懂,这更驱使自己好好教课。”

  • 杜兴彦———充满艺术的技术课

    杜兴彦———充满艺术的技术课   据兰州大学报 (刘慧)报道 杜兴彦,自称巴子。巴子是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名青年教师。《摄像与音视频编辑》是他自2012年任教以来带的课。86年出生的他在教学上有自己的模式,很少会按部就班。教学内容的创意大多来源于即时的一个想法,有的时候,或许仅仅是因为榆中校区当时下了一场雪,又或者是同学们分享文章里的一道美食。   “最具有文艺情怀的技术课老师”,这是同学们对他的评价。在他的课上,仿佛所有晦涩难懂的哲学、历史都变成了活灵活现的景象,随时都会乍现于脑海。在他看来,技术课不仅仅只教会学生关于软件的使用方法,还应该教会学生去创作具有审美的作品。技术只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创造出来的东西,应该具有艺术性。而这个载体只有装载着美好的东西才会散发出艺术品的光芒。只有真正具备一定审美情怀,才能将技术同生活创意地结合在一起,才可以说你真正地掌握了这门技术。   随性,不拘泥,这是他的课堂上最明显的标签。而且一堂课后,你会发现所有该学的、该掌握的技术一样都不落。   巴子上课有个雷打不动的规则,那就是让同学分享自己写的文章,体裁不限、内容不限、形式不限,可以有趣、可以新奇、可以搞笑、可以深刻,甚至可以奇葩。所以每堂课前,大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了解一些新的事物。巴子说,这件事看似寻常,但是不知不觉间会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现在的学生在大学最需要学到的就是一种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会伴随学生一生。   巴子的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在巴子看来,一名文科的大学老师,就应该是一个专栏作家,只有自己会写、会创造,才会教给学生如何写、如何创造。所以他一直在尝试写作,其作品在《学术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等公众号发表,累计阅读量过10万。而巴子一直以来都想创造一个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思想只有碰撞才会产生新的思想,所以《巴子屁话》公众平台应运而生。   在这里,你会发现一个具有文艺气息的巴子,他可以跟学生们侃侃而谈某个社会现象,也可以异常严肃的论述某个学术问题。为数不多的文章里,满满地洋溢着这个86年男子的诗话情怀。   “一个患有严重的浪漫主义精神病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这是著名画家刘开业对杜兴彦的评价。   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则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闲散人”。他喜欢作画,喜欢用一切抽象的意象,来描述自己脑中转瞬即逝的念想。他喜欢作诗。“咫尺方寸间,天涯海角远。心中一念动,山上起云烟。”就如同他自己写的诗,他的世界仿佛比起现实世界的嘈杂,多了一份安静,是乐于心的安静,他给自己的世界留了一方净土,无关外界,无关成败,仅存于天涯海角、咫尺方寸。

  • 胡之德———教学科研两个中心

    胡之德———教学科研两个中心   据兰州大学报 (任妍 蒋云鑫陈雅)报道 在讲《分析化学》基础课时,胡之德对每一章都要推导出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公式或数学模型以表述该章的主要内容和一些实验现象,每讲一张图、一个表格数据和一个公式时总是告诉学生其中的思路、方法和结果分析,以便使学生掌握和学习前人的科研方法,听过他的课的学生大都认为他的教学 “有系统性、理论性和启发性”。   1979年,胡之德第一次招录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的教学中,他非常注重探索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注意启发学生如何由已知去探求未知知识,用已有信息去寻求规律,挖掘文献数据的有效信息及其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性;始终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如何将数据和图表转化为公式或数学模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长期的教学中,胡之德编著了《分析化学中的溶剂萃取》、《分离科学与技术概论》和《高效毛细管电泳》等分离科学的参考书。   在做助教期间,胡之德在左宗杞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我始终坚信科学技术一定能为中国富强和人民富裕服务”。   在无设备、无经费的条件下,胡之德选择了当时国内外研究极少的反相无机薄层色谱和反相纸色谱作为研究课题,用简单的量筒和滤纸或玻璃薄板做工具,有时甚至将简易工具搬回15平方米的家中做研究。   不仅如此,他还选择新颖的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对周期表中40余种离子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并总结出了有一定预见性和实用意义的数学模型;相继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中的构效关系作为课题,研究了分子连通性指数、诱导效应指数、分配系数、疏水性参数、扩展溶解度参数、酸碱参数等与色谱行为的关系,尤其对扩展溶解度参数的计算,提出了简易的数学模型,完善和发展了前人在这一小领域的工作,计算了400多种有机物的扩展溶解度参数并用于研究其与色谱行为的关系;还研制成在线微波流动注射分析仪,用于贵金属等的分析,制定了一系列新方法;在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分析中,他结合中国的传统中药,将高效毛细管电泳用于秦皮、杜仲及其组织培养体系、丹参及其注射液、甘草、天麻等10余种中药及一个方剂中复杂体系活性组分分离和测定,为中药质量的控制和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新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样一个科研工作还未能全面普及的年代,胡之德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交叉学科这个新兴事物及它所具有的“综合性、互补性、互感性、实用性、开放性、创造性、动态性、灵活性、合作意识和群体性”等特点,高瞻远瞩地看到了交叉学科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交叉学科思想并使其成为指引他开展科研工作的主导思想,“我有11个博士后,只有一个是化学学科,剩下的全都是其余学科,如农业的、生物的、数学的、物理的……各科都有”。尤其是对神经网络的研究,更是使他的交叉学科思想发展到极致。   “那个时候我和研究生合作的是单层神经网络。为什么想到这个呢?因为我认为神经网络有可能用到未知领域,一些用传统方法得到的结果如何将过程换成神经网络,有可能得到更简单明了的新结果。”事实上在做神经网络这一研究工作之初,胡之德对此也不甚了解,但他始终相信该研究进行下去的话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可以运用到分析化学上,可以预测物质的产生原因,可以找出物质出现存在先后差异的根源,“就是可以解释一些别人解释不了的东西”。   在这一过程中,胡之德充分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潜力。对于神经网络这一“新鲜玩意”,他在自己并不太懂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去做,“让年轻人去学新东西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我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教师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只为了做科研,有培养学生的观点、思维、方法和境界的义务,“让学生出去以后不吃亏”。在这样的培养理念下,胡之德的三位研究生申请到了洪堡奖学金,“这是一个国际性的奖学金,全校也没有多少人申请到该奖学金”。   持之以恒的研究工作使他和学生们共同合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先后获部级成果奖励6次。

  • 我的教学经

    我的教学经  钱伯初———我教书,我快乐 

  • 我的教学经

    我的教学经 南志标———学术的道路,就是用寂寞和执着铺就的

  • 我的教学经

    我的教学经 范先令———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 我的教学经

    我的教学经 范先令———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 我的教学经

    我的教学经 包国宪———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 我的教学经

    我的教学经 勾晓华———一步一步认真来做就好

  • 我的教学经

    我的教学经 赵建新———夯实基础学有所长

  • 我的教学经

    我的教学经 周又和———本科教育要带领学生走好第一步

  • 我的教学经

    我的教学经 刘晓菊———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 我的教学经

    我的教学经 王希隆———上课是一种乐趣

  • 我的教学经

    我的教学经 吴王锁———我觉得自己适合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