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分裂理论研究国内第一

    反分裂理论研究国内第一   据兰州晨报(武永明 李金雯)报道 研究所刚起步的时候很艰难,没有研究团队,没有经费。“那时候是真穷,老师们买本书都没有经费。”杨恕说。   团队的人互相依靠,相互鼓励,走过了那段难忘的困难时期,直到今天,中亚研究所依然只是个十几个人的小团队。“我做中亚问题是立足于国家需要,不求虚名。”杨恕说。目前,中亚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块:中亚研究、反分裂和反恐。   曾向红说,在杨恕的带领下,研究所确立了两条原则:一是要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杨恕认为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为工作汇入持久的生命力;二是突出地方特色,不与北上广比较,而是要发挥地域优势。   虽然甘肃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比较落后,但在国际关系研究上,杨恕信心十足。“在反分裂理论研究上,我们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国内也只有我们一家机构在做这项研究。”杨恕说。例如,仅2014年,研究所在中亚问题、反恐怖主义等方面就发表了学术论文32篇,其中CSS鄄CI论文27篇,出版专著4部;向相关部委提交了多份咨询报告并被采纳。这些成果进一步扩大了研究所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为研究所赢得良好的学术和社会声誉。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入选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入选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理事单位,以智库建设的优异成绩入选“2017年度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入选中国大学智库100强……中亚研究所在科研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2012年,杨恕教授被上海合作组织授予 “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以表彰他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2015年,杨恕教授当选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和“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理事……担任中亚研究所所长多年,杨恕对待研究工作至情至性。他说,学术研究要更多地提出问题、面对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越做越好。目前,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也在不断扩展方向,加大研究力度,吸引人才,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杨恕希望能有更多人才加入到国际关系的研究中来。“真心希望能有更多聪明的年轻人投入到反分裂这项事业中来。”杨恕说。

  • 心系敦煌学

    心系敦煌学   据光明日报(宋喜群王雯静)报道 日前,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历时4年主持编纂的《港台敦煌学文库》(港台版)已出版70册,剩余30册预计今年完成出版;《国际敦煌学研究文库》(日本卷)已出版第一辑(10册),其余将陆续出版,计划出版100册;接下来还将对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国敦煌学文献进行原文印刷出版。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说,把港台地区和海外敦煌学者的文献集中印刷出版,不仅为中国敦煌学界做史料研究提供了基础支撑,也将为世界敦煌学研究增添丰富史料。   在郑炳林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有上万册敦煌学书籍,宛若一个小型图书馆。他说:“敦煌学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我们有责任把这门学科建设好、发展好。”   而郑炳林与敦煌学的相遇缘于一个承诺。他第一次听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他,他下决心“一定要把敦煌学发展好”。   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敦煌学研究掀起小热潮,兰州大学趁势组建敦煌学研究室(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前身)。   1981年暑假,时任兰州大学历史系党总支书记的张代经找到郑炳林,询问他是否有留校的意愿,并提出三个要求:一不能调走;二不能考研究生;三不能在兰州以外的地区找对象。   郑炳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三个要求,并把对张代经的承诺记在了心里。   1982年留校的郑炳林在前五年时间里获得了很多进修的机会,这也让他迅速地成长起来,尤其是在复旦进修时听过日本学者藤枝晃关于敦煌的讲座后,对他触动非常大,在“学术爱国”的思想中,他找到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了熟悉和了解敦煌学,郑炳林靠着藏有敦煌写本的缩微胶卷,钻研文书的内容和含义。   “微缩胶卷上的字迹很小,需要拿放大镜或者专门的阅读器才能看清楚,读取速度很慢。”就是靠着一点点用胶卷机把胶卷摇出来,和“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功夫,郑炳林在敦煌史地、敦煌文献整理研究、佛教与佛教艺术等研究领域作出了不俗的成绩。   1989年,他的第一部专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问世,该书对散见于敦煌遗书中的各种地理文书进行了全面汇辑和校注。1992年,他的另一部学术专著 《敦煌碑铭赞辑释》出版,对敦煌文献中的碑、铭、赞类的文章作了详尽的校释。这两部书至今仍是敦煌文献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我们这一代人有改变‘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这一格局的历史使命。”郑炳林说,敦煌文书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敦煌学是包括许多学科的学科集群,涵盖的内容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郑炳林的努力下,1998年,兰州大学与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在兰州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敦煌学博士学位点;1999年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0年成为兰州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建成历史学 (敦煌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1月培养出我国第一位敦煌学博士后,同年2月培养出首位外籍敦煌学博士……郑炳林时常告诉学生:“一定要有把敦煌学做大做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然后为之付出努力。”他希望可以培养基础功底扎实、视野开阔的敦煌学研究人才,让敦煌学研究能够真正薪火相传。自1998年以来,郑炳林已培养博士71人,其中39人晋升教授,12人被评为博士生导师,32人晋升为副教授,他们中不少人已成为国内敦煌学领域的研究骨干。

  • 追寻珍稀动物的足迹

    追寻珍稀动物的足迹   据兰州大学报(陈雅 任妍)报道 给幼鸟播放莫扎特钢琴曲?您没有看错,祁连山区的黑颈鹤幼鸟就是这么会“享受生活”。   “观测黑颈鹤的时候,每天都要在沼泽湿地穿梭往返,趴在黑颈鹤巢边观察卵破壳、幼鸟出壳、蹒跚学步、下水隐藏等全过程,给它们播放音乐,不知不觉四五个小时就过去了。同时需要测量巢特征数据、栖息地数据和卵指标,这个过程中偶尔也会发生陷进沼泽湿地的事情,但还是乐在其中。”张立勋说起这个,孩子般的好奇和激动在脸上展露无遗。   张立勋1995年毕业留校工作,1998年第一次踏进祁连山区,在祁连山东端的天祝县夏玛林场指导学生进行动物学野外实习,“但是真正开始研究祁连山的珍稀野生动物是2000年,在祁连山西端的盐池湾保护区开展‘甘肃盐池湾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当时就被祁连山的自然环境和诸多野生动物深深吸引,设立了研究基地,一直到现在这个基地都还在”。依托该研究基地,张立勋团队完成了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野生动物调查研究,开展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野生动物监测项目,对黑颈鹤繁殖行为生态学和大型哺乳动物多样性与栖息地分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产出了一系列成果。   根据团队多年来的监测调查结果,祁连山地区有黑颈鹤、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鹫、斑尾榛鸡、红喉雉鹑、雪豹、马麝、白唇鹿、野牦牛等12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还有40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   “但是对于祁连山野生动物的研究一直不够系统,动物的物种数还不太确定。经过多年的监测和整理,目前祁连山约有脊椎动物340余种,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祁连山动物多样性数据仍在更新之中,这也是目前青藏高原二期科考祁连山重点区的研究内容,也是兰州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调查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2017年开始,张立勋团队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在祁连山地区开展野生动物调查和红外线相机监测研究。“选择祁连山东、中、西三个动物多样性监测样区,具体地点为祁丰样区、隆昌河样区和西营河样区,在当地设立监测站,其中祁丰站还在建设之中,其他两个观测站都已正常运行。我们采用红外线相机阵列法和现地样线法相结合,研究祁连山地区重点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类、种群和动态变化,以及栖息地和干扰因素等,重点研究雪豹、马麝、白唇鹿、斑尾榛鸡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以及物种的分布范围、栖息地质量和干扰因素等生存状况。到现在共设置红外线相机阵列3个,每个阵列20台相机,共计60台相机。红外线相机监测每年进行三次电池更换和数据收集工作,同时进行三次野外样线调查。”   深入野牦牛群,跟随藏原羚、藏野驴群驰骋草原,与狼群对峙,正面交锋公牦牛……这样惊险的事在张立勋老师团队调查的过程中屡屡发生,“这个工作我做了20多年了,挑战性和不确定性无处不在,确实很艰辛,但野生动物的美让我享受其中,加之做这个事很有意义,对一项自己喜欢、热爱的事业能无限追求,这确实让我很享受,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需要有人去坚持、去坚守、去探寻。”

  • “丐帮帮主”的坚守

    “丐帮帮主”的坚守   据人民网(师英 陈鹏)报道 刘树田是个好面子的人,然而为了新闻系的建设却成了“丐帮帮主”———“我真是像讨饭一样的到处去找人,找钱。问人家要一点,人家还是会给一点。为了系里的事情,我还是要跑一跑。”   77年文革结束后,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十分落后。1983年以前中宣部做过调查,当时的新闻从业人员中,真正从新闻专业毕业的大概占5%,并且当时的新闻从业人员很少,整个新闻学教育非常薄弱。对此,刘老师总结了八个字:“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此时的兰大新闻系像一个缺奶水的婴儿:没有钱,没有教师队伍,没有设备。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刘树田老师硬是带出了一支后来闻名全国的新闻教育队伍。尤其是教学第一梯队,既注重专业背景,又强调业务经验。当时甘肃日报社出三个人,来的是复旦和人大的毕业生张默、李海峰、王振山。为了增强实力,“刘帮主”还从社会上将复旦、人大科班出身的人想办法请到兰大,比如林雪蓉。她1958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被分到了甘肃金昌做新闻工作。林老师功底扎实,经验丰富,后来承担了兰大新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   新组建的新闻系就做到了门门科目都有学术带头人,并且多数来自新闻单位。这些人既是新闻科班出身,又在实践中得到过锻炼。兰大新闻系以这样一支劲旅赢得了学界的尊重,兄弟院校既钦佩又羡慕。   “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想办法,都能解决,都不算难。”第一梯队建设起来了,第二、三梯队怎么办?段京肃、李文、戴元光等年轻老师迅速地被送到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进修。王天定老师则硬是被刘老师从《甘肃日报》编辑岗位上拉来当了教书匠。没了津贴,没了加班费,王老师的工资直降一半还多,但这帮年轻人,都肯跟着他干。“有他在,主心骨儿就在。”曾经刘树田手下的兵,如今兰大新闻院副院长李惠民如此说。   在刘树田看来,新闻系终归是个孩子,他始终对这个孩子牵肠挂肚。直到现在,退休已逾十年的他仍关心院系的发展。“我是始终把新闻系当成自己的生命”。   回忆起创系时的艰难情景,他统统一笑而过,唯有提到妻子,他的眼里噙着泪水,哽咽着说:“当时的条件太艰苦,连口像样的锅都买不到,工作又太忙,结果把我爱人的病给耽误了。”   当时正是新闻系筹建的关键时期,长期在外奔忙的他,忽视了爱人的身体。爱人感到身体不舒服,自己去医院检查以为是盲肠炎,也就没太在意。而后病情加重再到医院检查时,被确诊为胃癌晚期。不久,刘老师痛失伴侣。五年之内,家中的墙上挂满了亡妻的照片,其独子也随母改姓“何”,以为纪念。

  • 我国首例盲文数字平台在我校诞生

    我国首例盲文数字平台在我校诞生   据兰州大学报(任妍王曦晨张路遥)报道 2019年3月22日,在我校举行的2019人工智能西部高峰论坛上,中国盲文数字平台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例面向中国1700万视障人群、集生活学习工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据中国盲文数字平台的主要研发者、我校信息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苏伟介绍,中国盲文数字平台的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翻译功能,能够将汉语、英语、数理化公式、音乐乐谱等翻译成盲文;另一个是资源服务管理功能,能够实现海量文档资料的存储及访问,供盲人阅读。   平台翻译的准确率大概在90%到95%之间,对于要正式出版的还要经过人工“三校”。即便如此,也节省了大量前期的工作。   以翻译乐谱为例,以前翻译人员不仅要懂盲文,还要懂盲文乐谱、五线谱、简谱,这在全国都没有几个人能翻译,所以以前中国盲文出版社真正出版的盲文乐谱非常少,大概一年也就翻译几十首,现在一年翻译好几百首都没有问题。不仅如此,平台还实现了与盲校的对接,兰州盲聋哑学校借助平台把作业自动翻译成盲文,然后刻印出来,为老师学生都节省了工作量。   在平台的研发过程中,苏伟主要在三个方面做出了核心贡献:   一是盲人数理化公式完整解决方案,在国际上也能够算是领先的;二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盲文翻译方法,第一个采用直译方法实现汉盲翻译,改进了以往多步翻译的效率和准确率;三是简谱乐谱到盲文翻译技术,在全球也未发现其他研究团队能够实现简谱乐谱到盲文的翻译。也遇到了两大难题:第一是盲文语料库极度缺乏,第二是转换中算法的准确度问题。   近两年来,我校信息无障碍研究中心与中国残联、中国盲文协会一起,正在开展信息无障碍相关工作。一是从2018年开始,中心和中国残联、中国盲人协会联合策划,一起倡议在全国高校里推广信息无障碍的课程;第二是正在研究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全国网站信息无障碍的自动检测系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网站进行自动修订,以促进网站信息的无障碍。   就我校而言,在信息无障碍的课程建设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第一是在诸如《软件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编程》等课程中增加信息无障碍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信息无障碍的意识;第二是编写信息无障碍的教材和专著,现在正在编写的有《信息无障碍导论》教材和《盲文信息化研究》专著,后续也会启动《网站信息无障碍技术》、《信息无障碍检测技术》等教材的编写工作;第三是开展有关信息无障碍的科普活动,通过讲座、社团活动、竞赛等途径开展信息无障碍的科普工作。   未来,苏伟不仅致力于提高平台翻译转换的准确率,而且力争提高网站同时访问的最大承受能力。

  • 无机通幽总有机

    无机通幽总有机      据兰州大学报(任妍徐子涵)报道 在今年5月25日至27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上,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陈凤娟副教授团队和窦伟副教授团队的作品被选中进行路演展示并获佳绩。陈凤娟团队研发的“可定制深度水净化处理工艺”项目荣获“优秀项目展示奖”,窦伟团队研发的“耐高温低烟无卤阻燃剂”项目荣获“最佳路演奖”。   陈凤娟团队一直致力于天然木材功能化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将此作为研究方向,“是因为自我留校工作以来,通过产学研合作,了解到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就是环保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木材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成本低廉,关键是有独特的三维多级孔结构,非常适合于水处理”,她继而补充道:“我的初衷就是探索可定制化的污水处理方案,即:根据不同类型的废水,量身定制低成本、高效率的水处理工艺,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为企业解决污水排放问题。”经过反复的实验、思考、失败,陈凤娟团队的研究工作终于有了一定的进展。下一步,陈凤娟团队将继续瞄准可定制深度水净化处理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不仅仅限于研究,还要研发可定制水处理产品,提供一体化的水处理方案”。   说到窦伟团队,之前一直聚焦在PVC稳定剂的研究上,但是研究了几年,他发现稳定剂的市场已经饱和,寻求突破比较困难,“此时,山东寿光的兄弟科技找来了,希望开发一款用于聚丙烯的滴落型阻燃剂。”经过检索资料并借鉴国内外相关技术,团队很快开发出了一款由三种成分构成的配方型阻燃剂,达到了企业要求。其中一种原料当时市场上并没有现成的商品,“我们就利用我们学院在合成方面的优势进行合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阻燃剂的价值和未来前景”。但这毕竟是一个陌生的领域,2012年至2015年底的四年间,窦伟查阅了大量关于阻燃材料和阻燃技术的国内外专利、产品说明书及最新参考文献,同时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终将目标聚焦在磷氮系阻燃剂上。“近五年来和国内知名的阻燃剂厂商有很多合作”,开发的三嗪阻燃成碳剂在广东一家企业通过中试放大后,现已建成10t/年的生产线一条;与江苏三得利化工共同开发的聚酯型阻燃成碳剂,经过三年努力,建成20t/年生产线一条;与青岛一厂家合作,通过对生产工艺改进,产品性能已经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与甘肃金盾化工共同研发用于外墙保温板的阻燃覆膜液,建成年产1000t生产线一条。自2016年起,申报与阻燃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7项。“这次科交会上展示的耐高温低烟无卤阻燃剂是要运用到新能源汽车上的”,窦伟介绍道:“未来的汽车会越来越轻量化,车身、车窗都会更多地使用高分子材料,但是这些都是可燃或易燃材料,再加上座椅上的布料等易燃装置,新能源汽车行业大量需要阻燃剂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