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黄建平教授团队   兰州大学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于2018年获教育部批准,团队带头人为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大气科学学院黄建平教授。团队包含大气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专家共35人,共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培养博士研究生90人。   团队结合地域特色和学科特点,化地域劣势为科研优势,积极开展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历经十余年,团队通过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系统揭示了半干旱区水分循环、能量循环和碳循环等过程的特征和物理机制,构建了半干旱气候变化的理论体系,首次建立了考虑历史演变的半干旱气候预估模型,并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观测站,将我国半干旱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推至国际前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ClimateChange等国际顶级期刊,其中2016年黄建平第一作者论文被选为封面文章,入选ESI全球环境领域Top1%的高被引论文和Top0.1%的热点论文,并荣获了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7年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相关技术荣获2018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团队坚持科学前沿与国家需求并重,相关科研成果为政府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灾后重建、国际气候谈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团队关于防治气象灾害的提案于2015年1月被甘肃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黄建平教授被聘任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主要撰写人;团队合作研发的大气探测仪器设备和天气预报预警系统,促进了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与相关产业的发展;承担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粉尘气溶胶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科考工作,对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应对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应用价值。

  • 兰州大学构建人才『小绿洲』调查

    新华社兰州6月18日电兰州大学构建人才『小绿洲』调查   新华社记者 任卫东 张文静今年6月,33岁的董世辉正在兰州大学的全力支持下,进行天然产物的酶学催化机制研究。而去年6月,他还在国外一所高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对他而言,回到西部,加入兰大,是他近年来最明智的选择。   2016年,兰大树立起“人才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从政策支持、条件改善等方面持续改革,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董世辉”在这里筑巢安家。  查找原因源头改革用好人才   20世纪90年代,兰大骨干人才纷纷 “东南飞”。经过学校多年努力,人才流失现象得到缓解。但几年前,人才流失现象又有所抬头。2016年,学校从政策支持、条件改善和物质保障等方面改革,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兰州大学人力资源部部长杜生一介绍,学校下放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权力,释放学院活力;尊重教师的有效劳动,鼓励在技术推广、政策咨询等方面做贡献,并将这些贡献纳入职称评聘、年终考核和聘期考核,确保“劳有所获”。   作为扶贫专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陈兴鹏在精准扶贫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学校认可。   杜生一说:“精准扶贫的工作,有时难以量化,但学校将他的工作量作为年终考核的成果以及评优评奖的依据,并从绩效工资方面给予奖励。”   学校还打破现有人才资历年限壁垒,设置青年教授岗位,考核通过后聘为教授;对引进的年轻人才设置青年研究员岗位,鼓励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全校先后有34位青年教师受聘青年教授,32位引进人才受聘青年研究员。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表示,2018年,学校止住了人才队伍非正常流动的势头,通过大力开展引进人才的工作,进来的人才多于出去的。  积极谋划不拘一格招揽人才   在稳定人才的同时,兰大也重视搭建事业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学院实行引进一个人才奖励一个高级职称指标的措施。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贺金生去年加入兰大,任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贺金生说:“实验室有多个野外台站,这是获取一手数据、做出一流成果的保障。在这里做研究接地气。”   董世辉和爱人罗尚文此前在国外高校从事化学生物学相关的博士后研究。去年回国后,他们在众多“橄榄枝”中选择了兰大化学化工学院,看重的正是学院“一门六院士”的科研环境和踏实的学风。   2018年,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袁占亭专门带团赴海外延揽人才。在海外一家实验室工作多年的刘志毅在参加座谈会后与袁占亭进行了交流,认真思考并实地考察后,他决定“依托兰大,着眼事业”。   刘志毅过往的经历中没有任何西部的影子,却成为2018年兰大海外招聘全职来校工作第一人。他说,国外生活平稳,但事业发展空间有限,他希望走出更有意义的人生轨迹。   数据显示,去年,兰大新进教学科研人员118人,其中新增院士5人、国家人才工程入选者22人、海外人才37人。 主动作为构建人才“小绿洲”   经过多番努力,兰大在引人方面实现了从伊始的“来者不拒”到现在“优中选优”的局面。   一方面,学校主动融入国家倡议,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太极计划和泛第三极研究等国家行动,并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计划在中亚开展相关研究,逐步打造“一带一路”天气气候灾害的预报预警系统,使沿线国家分享中国科研红利。他说:“有了平台,大家就有事干、能干事、干成事。”   另一方面,用热情的服务打消人才工作的后顾之忧。兰大为引进人才提供周转公寓,并依托附属医院的优势,为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康档案、医疗保健“绿色通道”,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建附属学校,改善职工子女就学环境,用暖人心的工作加强人才归属感。

  • 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之人才建设

    兰州晨报2019年4月12日A10关注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之人才建设———近者悦远者来   关于人才流失,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3月25日举行的“‘共和国兰大人’主题宣传媒体座谈会暨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新闻媒体通气会”上说:“2018年我们止住了颓势,进来的远远大于出去的!” “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据兰州大学副校长徐生诚介绍,建校近110年来,“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一直是兰州大学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也是一代代兰大人锲而不舍的目标和追求。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人才建设工作必须跟上,人才是核心竞争力!   徐生诚说,人才流失是西北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为此,兰大提出“近者悦、远者来”的理念,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紧抓人才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核心任务,将人才引进指标与学院绩效考核挂钩,在政策上对各个学院进行激励鞭策,使得兰大人才建设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兰州大学人力资源部部长、人才办主任杜生一说:“人才流动是正常的,怕的是不正常的流动。来了五条小鱼,游出去五条大鱼,这就不正常了。”由此可见,为人才提供一个事业发展的平台是关键。   引育并举,把引进、培养、稳定相互结合起来。兰州大学为此修订完善了《萃英人才建设计划》,设置萃英学者岗位,适当放宽高职岗位,对学院实行引进一个人才奖励一个高职指标的奖励。2018年,学校领导分别带团赴海外延揽人才,与51名学者和留学生签订了工作协议和意向协议书。制定实施《外籍教师聘用管理暂行办法》,提高外籍教师的数量和比重,引进国外知名教授14人、全职外籍教师16人。   推进教师分类考核评价、绩效考核、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等综合改革,构建分梯次的人才薪酬体系,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懒,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和一流报酬的有机统一;有序下放职称评审、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权力;创造新的协议岗位机制,如“师资博士后”,提供一年15万年薪,其间互相考察;“青年研究员”,提供30万年薪,选拔标准各学院都不同;“青年教授”,对资历、年龄要求降低,提高业绩水平要求;高职设有淘汰机制,实行差额选拔等。   尊重关心人才,强化服务保障能力。2018年以来,学校着力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度体系、保障条件和学术环境,为高层次人才建立了健康档案、医疗保健“绿色通道”、子女入学入园长效机制,提供精装修公寓、人才“拎包入住”,给予部分住房补贴,提供一对一“保姆式配送”服务,用情用心,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太极计划、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子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成立了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祁连山研究院、生态学创新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平台,形成了“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的良性循环,已经成为人才聚集的高地并产出系列成果。 去年,新进上百位教学科研人员   2018年,兰州大学新进教学科研人员上百人(双聘院士5人、引进人才44人、青年研究员25人、国外知名教授14人、全职外籍教师16人),新聘兼职教授51人。物理学院、管理学院、化学院人才工作效果显著,人才建设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已出现人才回流。   “兰大最打动我的是对于人才的重视,我切实感受到来自学校和学院对我的极大诚意。刚到兰大工作时,我从零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学校和学院给予我极大的支持。目前,已经成长为国内专业方面不错的一支队伍。以前有人说兰州大学的人才是‘孔雀东南飞,麻雀也要飞’,通过这几年的变化来看,或许我们要改变一个称呼,那就是‘西北有高楼,振翅展高飞’。”引进人才教师代表、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翔教授这样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   近年来,兰州大学在人才工作方面坚持“引培稳”有机结合,做到“把女婿引进来,也要把儿子稳定住”。分类评价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造和发展活力,人才建设工作前景大好。兰大将持续强化人才工作,全面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