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研究稳步发展

期次:第942期       查看:117
基础研究 

  2009-2018年间科研经费总额达到35.57亿元2018年科研经费到账经费总额6.09亿元较2009年增长176.63%较2017年增长56.45%创历史新高

  2007-2018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1863项资助经费115947万元2018年获批项目数184项资助经费12861万元项目数增长1倍资助经费增长翻两番

  2009-2018年间获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4项国家科技计划课题77项经费4.4亿元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88项,经费10.99亿元获批100万元以上的横向项目168项,经费3亿元

  其中,2018年获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经费1227万元

  再次获批军委科技委重大项目1项,经费30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4项,总经费12861万元

  2009-2018年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1项转化金额共计747.2万元

  其中2018年有8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转化收入共计198.1万元

  科研获奖2007-2018年间,以兰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

  201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风沙运动的多场耦合特性及规律的力学研究:周又和教授领衔完成的“风沙运动的多场耦合特性及规律的力学研究”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面对沙漠化与沙尘暴的重大环境问题,立足科学前沿开展了随机性、多场耦合、非线性和跨尺度等共性难题的研究,提出了一条可行的研究路径。率先开展风沙电实验并提出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法,建立新的理论模型及其有效定量求解方法。解决了理论预报长期存在很大差异的问题,揭示出风沙电的显著影响及特征规律,为相关产品的故障归零等提供了直接支撑,被学术界评价为“取得了显著进步”和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陈发虎院士领衔完成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发现了亚洲中部干旱区在亚轨道尺度上存在显著不同于季风区的气候变化“西风模态”;论证了“西风模态”在百年-年代际时间尺度的适用性;揭示了多尺度气候变化“西风模态”形成的物理机制。项目成果推动了对我国气候环境空间分异的认识从“静态”上升到“动态”层面,可为干旱区未来的生态恢复和环境整治、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支撑。

  心理生理信息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胡斌教授领衔完成的“心理生理信息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针对心理生理信息获取难、量化难、分析难等问题,提出“心理生理计算”,并从普适化生理信号、语音、表情、眼动等多模态感知信号入手,发明了基于多种生理、心理信息的抑郁障碍量化评估技术,在心理生理信息的有效量化“感”+“知”及持续性监测等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核心技术已在多家企业及医疗和科研机构成功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碳碳键构建新方法与天然产物合成:涂永强院士领衔完成的“碳碳键构建新方法与天然产物合成”荣获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围绕有机化学中广泛存在的碳碳键高效构建问题,基于分子化学键重排、碳氢官能团化等反应,系统设计、发展了一系列涉及碳碳键形成的合成方法,为复杂分子体系中“多立体中心、多官能团化结构单元”  的碳碳键多样性构建提供了新策略、新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多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化学合成,为有机化学中涉及碳碳键形成的重排反应、碳氢官能团化反应研究做出了贡献。


  多肽化学修饰的关键技术及其在多肽新药创制中的应用:王锐院士领衔完成的“多肽化学修饰的关键技术及其在多肽新药创制中的应用”荣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团队开展了多肽新药制备和化学修饰中的新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为多肽药物的生产和原创多肽新药的发现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发明了一系列高效、环保、低成本的多肽制备和纯化新技术,发明了源头创新性非蛋白氨基酸合成技术,首次提出了多肽分子“阴阳离子平衡”的修饰新策略。研发出的2个多肽新药去氨加压素和特利加压素已上市销售多年,自2009年整体技术应用以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动了我国多肽药物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降低了药价,惠及百姓。该技术已于2019年成功转化,转化合同额为3300万元加3%销售额提成。

  沙尘对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影响机理的研究:黄建平教授领衔完成的“沙尘对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影响机理的研究”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填补了我国西北地区气溶胶、云、降水、陆-气相互作用等长期连续综合集成观测方面的空白;率先对我国不同类型沙尘天气进行区划,系统揭示了其时空特征,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揭示了东亚沙尘清晰的三维传输路径和垂直分布特征。同时,研究发现了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气溶胶影响干旱气候的直接、间接和半直接效应等三种主要途径,明确提出了沙尘气溶胶半直接效应的干旱化作用,为合理改进干旱半干旱区人工增雨作业催化技术,提高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与环境变化:方小敏教授领衔完成的 “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与环境变化”荣获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主要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变形隆升过程与环境变化,首次确定了该区晚新生代地层精细年代序列、重大构造变形隆升序列、黄河上游形成演化过程和重大生态环境变化事件序列,揭示了晚中新世以来该区隆升过程和环境效应之间的可能联系。一些重要发现点被评为国际盆地研究亮点进展,推动了我国青藏高原与环境效应的研究,对国际更加关注一些新年龄节点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和大江大河演化、并将该区作为现在国际高原研究热点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固定床催化脱氢制亚氨茋(ISB)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马建泰教授领衔完成的“固定床催化脱氢制亚氨茋(ISB)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为医药中间体亚氨茋(Iminostilbene)生产新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

  传统工艺存在步骤多、成本高、生产过程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与辅助原料而导致严重污染、腐蚀设备等缺点,尤其是传统工艺使用溴原料而产生的含溴杂质传递到后继药物中对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该项目开发了水蒸汽气氛中廉价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反应物直接催化脱氢的亚氨茋生产工艺与催化剂,产品收率86%;催化剂寿命约一年半。

  与国内企业共同完成中试后实现了产业化,技术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本技术产品由于生产成本低、纯度高、产品不含溴,使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在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大幅度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若干手性催化合成方法学及其在多肽研究中的应用:王锐院士领衔完成的“若干手性催化合成方法学及其在多肽研究中的应用”荣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发展了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手性催化合成方法,高对映选择性的合成了手性仲醇、手性炔丙基仲/叔醇等化合物,阐明了炔对醛加成反应的不对称催化机理,降低了催化剂用量,扩大了催化体系的应用范围,将催化剂进行固载以利于分离纯化和循环使用,获得了催化效果优于均相催化剂的非均相催化剂,并将这些方法用于手性药物前体、非天然手性氨基酸和手性多肽药物的合成。

  电磁材料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郑晓静院士领衔完成的“电磁材料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荣获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针对铁磁材料、超导材料、超磁致伸缩材料和压电材料等具有广泛应用的电磁材料及其结构在电磁场作用下的弯曲、失稳、振动与动力控制等基本力学行为,展开了基本理论框架和有效计算方法以及定量分析等方面的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中所建立的基本理论模型被国际学术界认可为是“放弃磁弹性应力张量”所“建立的一个新理论”,并被列为自Maxwell提出电磁应力张量以来该领域几项代表性发展中的最新工作;所给出的本构关系被国际材料界学者评价为“是便于应用的”;有关超导悬浮系统动力稳定性的研究成果被电工界学者评价为“相当满意地显示出磁悬浮力的迟滞特性和超导体内部的屏蔽电流密度的分布”,并获得IEEE应用超导委员会授予的“The2007VanDuzerPrize”(是当年927篇论文中的唯一的获奖论文,也是中国学者首次获得此项奖励),所建立的小波理论分析方法得到国际动力学学者的大篇幅引用,被评价为“高效有用的方法”。

  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南志标院士领衔完成的“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本项目的整体技术已对我国草业实现技术性跨越,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发挥了显著作用,对项目所在地政府制定生态恢复与治理、新牧区建设和退牧还草等重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在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等主要牧区累计治理退化草地2722万ha,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6.7%,可利用草地面积的8.3%,累计新增产值40.70亿元,新增利润11.37亿元。依据项目研究成果,分别向国务院和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发展草地农业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人和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领导人的肯定与支持,已付诸实施。以蒋有绪院士和李文华院士为首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整体达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关于CVOR的评价方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且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陈发虎院士和李吉均院士领衔完成的 “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荣获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对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发现包括:1)建立了区域标准黄土剖面,较早提出岁差驱动区域气候变化的观点,发现冰期-间冰期干湿变化差异随时间在扩大。推动了我国黄土气候记录研究的发展,对气候多旋回理论的完善有重要贡献。2)发现边缘区沙漠中在MIS3阶段乃至更早的时期发育大湖,气候湿润,推动了我国晚第四纪环境变化的研究。3)全新世气候也存在千年尺度的气候快速变化,存在多次干旱事件,温度有大幅波动;提出末次间冰期气候变化相对稳定。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和较广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