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心向党陈敬宇

    赤心向党陈敬宇   原创●首发●独家   陈敬宇,河南漯河市郾城县人,1922年出生,小时名字为陈景宇,上高中时改名为陈敬宇,他刚上学时,“九一八”事变发生,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他关心国家大事,民族兴亡,多次到街头宣传抗日,16岁时,开封被日军占领,学校迁到郾城县新店镇,这时,他满怀激情参加抗日战争,事前家里人不知道,走后托人给家带了个信,也没说他到何处去,因为年龄小,全家人为他担心,母亲为他不知哭过多少次。1941年春天,陈敬宇讨着饭回到了家里,衣服破烂,蓬头垢面,腿也被枪打伤了,待伤痊愈后,其父把他送到了许昌县上霸陵高中,1942年陈敬宇得了一场大病,恰好,父亲的生意还好,把他送到漯河美国人办的医院治疗,花了相当于80亩地的钱才治好。1946年,陈敬宇考上了甘肃省国立兰州大学植物系,在他上兰州前夕,父亲对他有过一次长谈,让他安心读书,政局上的事咱管不着,也管不了,不要参加国民党,也不要参加共产党,但陈敬宇坚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关心政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坚决反对国民党的腐败独裁,此时陈敬宇已经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了。   1947年兰大发生 “六一二”反饥饿运动,陈敬宇是运动核心人物。此时国民党中统特务贾水生以学生身份就住在陈敬宇的相邻房间,对他进行监视,1949年2月27日,陈敬宇和同学焦洁如、李承安约好要到解放区去,被贾水生知道了,就以别人的名义写了信条请他们到警校去,就在当天晚上,他们3个被捕了,第二天,贾水生又查了陈敬宇的书籍和日记,将夹在日记内的电报也搜去了。当时陈敬宇等人被囚在广武路121号秘密监狱,兰州市广武路121号宅院,是军统特务机关的秘密监狱,该监狱以神秘莫测、阴森恐怖而久负恶名,附近居民称其为“黑狱”。被抓捕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在这里受着非人的折磨和残酷迫害,夜以继日的提审拷打,使牢房里充满痛苦的呻吟和恐怖的气氛。在狱中,陈敬宇领导狱友进行绝食斗争,7月1日当天受了3次 “飞机刑”,昏死3次,7月2日又用辣椒水往鼻子里灌,致使口鼻出血,他不但不招供,还指着特务们怒斥:“我们的人格比你们高尚,我们是为人民大众,我们虽然死了,会有更多的人继承我们的事业,消灭你们这些反动东西。”,还用鲜血写了一首诗:“不为衣食,不为官,人民生活怎忍看,被捕甘愿饮刃死,唯负理想未实现”、一幅对联:“横眉冷对刽子手,俯首甘为大众牛”。   1949年夏,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大举挥师西进,矛头直指战略重镇兰州。当时,驻守兰州的国民党各特、警、宪、保单位为策应蒋、马主力部队“固守”孤城的军事行动,镇压由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人民反暴政、迎黎明的斗争,制定各种“保防”、“应变”措施,作溃逃前的孤注一掷。此时,特务机关开始对失去人身自由的革命者下毒手。7月22日晚和8月9日晚,有20名革命者被敌特秘密杀害。在实施第二批屠杀后,慑于解放大军即将压境的非常形势,8月10日,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二处将广武路监狱剩余的34名革命人士压上汽车,拉往河西。9月17日晚上10点多钟,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二处特务把陈敬宇等17人手脚绑住,嘴里塞满棉花用绳勒死,又用刀将肚子划破,将他们埋在张掖城南郊贺家庄 (即现在的甘州区新墩镇花儿村六社),牺牲的烈士有蒙之廉、毛麟章、祁鼎丞、曹旦希、吴渊彦、焦洁如、景瀛、李文轩、陈敬宇、李承安、尚银海、左化南、何锡楷、陈有诚、王学义、张振声、邹峰如等17名革命志士。   9月18日,特务匆忙将尚余的17名革命志士押到酒泉。9月23日人民解放军迫近酒泉城,特务们闻迅惊慌外逃,无暇再下毒手,戴着镣铐的革命志士脱离险境。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了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志士。3日后,张掖解放,县人民政府组织专人清理志士遗体,购买棺木17口,将十七志士的遗体葬于贺家庄旁。   1949年10月16日,兰州大学2000余名师生在校园内举行追悼大会,沉痛悼念被匪特杀害的5位兰大师生 (陈仙洲、陈敬宇、焦洁如、李承安、魏郁)和2位兰大附中老师(程万里、杨怀仁)。1950年8月8日,兰大500余名师生再次聚会,在兰大校区内为烈士敬立了一座纪念碑。特务贾水生1950年被判刑,镇反时被枪决,1952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追认陈敬宇为烈士,并抚恤烈士家属。   2008年9月,在志士遇难59周年之际,张掖市委党史研究室倡议,甘州区纪委、监察局、审计局、二轻局、规划局共同捐资,甘州区新墩镇人民政府筹工筹劳修缮墓地,敬立“十七革命志士纪念碑”。2013年8月,在甘州区民政局、区文广新局和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相互协调、配合下,按国家民政部和财政部的文件精神,将位于甘州区新墩镇花儿村六社的十七革命志士墓迁往甘州区西城驿烈士陵园,重新安葬,并对外开放,目前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在陈敬宇孙女婿宋晓鹏提供的有关回忆资料中提到,陈敬宇1948年从兰州寄回家中的信里提到,他预感胜利在即,并且憧憬前景是美好的,生活是幸福的,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更幸福,在他看来,黑夜即将要过去,理想将要实现,今后国家富强,人人幸福,美好的时光就要来临。看了这一段,我深深的感到国家的解放,民族的独立,是由无数个陈敬宇这样的平凡人弃小家顾大家换来的,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宁愿做光荣牺牲的英雄,也不做苟且偷生的叛徒,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陈敬宇虽然是短暂的一生,却也是光荣的一生,我们应为他感到自豪、为他感到骄傲,他是人民的英雄!   参考书目与资料:   1.陈敬宇孙女婿宋晓鹏提供的有关陈敬宇相关回忆资料。   2.中共张掖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红色之脉》—中共张掖史资料(第十八辑)。   3.兰州大学档案馆提供的相关资料。

  • 秋冬,哈佛红

    秋冬,哈佛红   原创●首发●独家   在两个不同的季节邂逅同一种颜色,你发现的将会是两种不同的美。   那是怎样的一个清晨呢?我独自一人走过校园最幽静的一角,迎面扑来的是十月清秋爽朗的微风,烟雨蒙蒙,山头雾气缭绕。目之所及的一片片苍翠是一种雾气朦胧的美,富含诗意;悠然映入眼帘的一点点浅紫是一种清雅脱俗的美,如梦如幻,不似大红的牡丹,深黄的芍药,总有一股俗气。   而耀眼在这自然的苍翠和浅紫之间的是那学生公寓楼墙上新粉刷的一道典雅的红,该怎么形容那红呢?是比大红更浓,比深红更淡。后来上网查索,才知道这种颜色叫“哈佛红”,估且这么叫吧。宿舍楼前有一条宁静的小路,它的两旁是整洁的草坪,以及草坪里的松树,每每走过那条小路,抬头,总会看到浓密的树叶遮蔽的一小块蔚蓝色天空,还有那哈佛红色的墙壁,这几种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真是一幅让人看着心情愉悦、内心宽阔的和谐、美丽的画面。宿舍楼后面是一片在秋日的晕染下,燃烧着的旺盛生命力的火红色爬山虎,它们匍匐在那片石壁上,享受着一年四季最凉爽、舒适的太阳,而对面哈佛红色的墙壁好似羡慕极了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和尽情享受太阳的傲态,在清秋烈日下跃跃欲试。然而,雨天的哈佛红也不是它的美。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以哈佛红墙壁为背景来欣赏淅淅沥沥的秋雨,如同读一首缓缓流淌的诗,玻璃窗上雾气氤氲,汩汩流淌的雨水顺着视线流着、流着,流向心底,那雾气中的哈佛红是内心的一点底色,温暖而潮湿,映衬着我的心事。   从远处看,这墙像红褐色的砖墙,而褐色的建筑理念源于为了区别于古典大学而面向中产阶级开设的大学,哈佛和耶鲁两所大学也就此奠定了情调,质朴的气质和唯美的风情像极了那个时代低调又文雅的知识分子。在国外,很多大学的建筑颜色多取“哈佛红”,因为它典雅、质朴,以及它宁静的环境中蕴涵着的浓厚的学术氛围,这是最令许多读书人向往的。而今年的兰大一改往年清新、亮丽的风格,把所有的学生公寓楼粉刷成哈佛红色,并把墙壁用均匀的黑线画成格子状,从远处看,那墙壁就像是红褐色的砖墙,多了一份典雅,增添了一派气宇轩昂的风貌,崭新的哈佛红墙壁映衬着深秋的万千秋色,使得在这荒山围绕的兰大校园呈现出的是一种独特的美,那是一种有百年历史的、历经沧桑而又屹立不倒的用岁月酝酿出的深沉的美,而那哈佛红是这美中的一点点缀,深沉的美中多了一份典雅,一份幽静,还有一份与世不争、自强不息的气态。   如果说清秋的哈佛红是热烈而活跃的,那么初冬的哈佛红是恬静而温柔的,尤其是在漫天大雪飘舞的时候。站在教学楼六楼的窗口,望着灰沉沉天底下绵延起伏的群山,还有被群山环绕的整个校园,唯有那一排排哈佛红色的公寓楼格外亮眼。那一片红,在皑皑白雪中是一个恬静、温柔的红衣女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她是否在等待,等待那个消失在漫天大雪中的人,等待风雪过后的归来,等待那缥缈虚无的音信;那一片红,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是眉心的一点红,“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那一点红是香腮雪上的点缀,是点缀中的年华,是年华里的锦瑟。总之,那片红是冬季里的一抹亮色,在这荒凉、空旷的大地带来生机和希望。   每每看到这一墙一墙的哈佛红,总会想起北京大学门口上的匾,朱红色的木漆门,“北京大学“四字巍然挺立在那朱红色的匾上,一派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我想,可能是那朱红色的门,还有那门后面的百年悠久的辉煌历史,而朱红色是一种衬托,一种渲染,一种如鲜艳的旗帜一般的强烈的感情的呈现。在中国,红色象征的是革命的鲜血,是烈火的热情,是庄严的肃穆,但我想,在全世界,哈佛红颜色有它共同的象征寓意,既有古典的风味,也有时代的风尚感。所以,把兰大的学生公寓楼粉刷成哈佛红色,或许也取的是这个寓意吧?一是以这个时尚又典雅的颜色给校园换上一片崭新的面貌,二是借“哈佛红”色的“哈佛”二字,希望兰大也像哈佛大学那样,有典雅、质朴、宁静的学术风气,像哈佛那样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总之,哈佛红色赋予了兰大一种新的生命力,一幅崭新的面貌。   在两个不同的季节邂逅同一种颜色,你是否看到了它的美?

  • 中国盲文数字平台诞生记

    中国盲文数字平台诞生记 (上接3版) 人工阅读不是什么问题,通过上下文的阅读就能识别清楚,但怎么能让机器自动把这个分词分出来,这在自然语言的处理上是一个比较难、也比较热门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做搜索引擎,还是做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分词都是一个最基本的步骤。   另外一个,一般大家研究的都是标准分词,而盲文分词和标准分词还是不太一样的。在汉语里我们认为是一个词的,在盲文里就要分开,反过来说,在汉语里我们认为应该分开的,在盲文里却又要连在一起,比如说四字成语,在汉语里我们认为四字成语就是一个词,但在盲文里要把四字成语按照音节分开,分成两部分、三部分,这就增大了算法的难度。 七   记:平台的研发团队有哪些人?   苏:有四位老师,屈志毅老师,许存禄老师,林和老师,还有我;有这些年毕业的、在读的二三十个研究生;还有做创新创业项目、 政学者项目的一些本科生。   记:平台研发、运行的经费来源是什么?   苏:之前最主要就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盲人协会、中国盲文出版社的经费,大概资助了300多万。但从长远来看,这不能作为唯一的经费来源,所以我们也正在沟通,试图吸收民间资本,然后共同运营。   记:共同运营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苏:平台能把英语、汉语、乐谱等转换成盲文,这个转换过程是免费的,任何访问网站的人都可以使用这个功能。但要把翻译出来的盲文刻印出来,这个就是我们和公司共同运营的合作点所在,例如给餐馆翻译刻印盲文菜单,给盲校翻译刻印教辅书,给制药厂翻译刻印药品说明书,等等,市场是很广大的。这应该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八   记:平台未来努力的目标是什么?   苏:第一就是进一步提高转换的准确率,现在我们在90%-95%之间,力争以后达到更高吧。第二就是目前我们网站同时访问的最大承受能力是1千到1万人,如果将来有更多的盲人同时访问,恐怕我们系统的承受能力有限,所以要努力提高系统的承受能力。   记:咱们信息无障碍研究中心有没有瞄准未来其他的发展方向?   苏:有三个。第一是盲人电影,专业术语叫口述影像,解决盲人看电影的问题。现在盲人看电影需要旁边有人给他解说,我们尝试着要做的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给电影增加旁白,解说画面。   第二是研发报障信息系统。大家在访问一些网站或手机APP的时候会发现一些问题,但没有反馈渠道,这些网站和手机APP也不知道它自己存在哪些问题,这时候大家可以登录报障信息系统反馈问题,我们在平台上会定期总结发布,A网有多少个问题,B网有多少个问题,C网有多少个问题,以供网站改进。   第三是围绕信息无障碍做大数据白皮书。比如旅游类的网站信息无障碍做到什么程度了,购物类网站做到什么程度了,新闻类网站,等等,然后出一个总体的白皮书。   记:要做这么多的事,还存在哪些困难?   苏:就是资金支持较为有限。我前面也说了,中国盲文数字平台的研发花费了300多万,就这么一个大工程而言不算多,更重要的是要想做的更好离不开资金支持。资金的很大一部分用来建语料库,建语料库开销很大,我们现在只能返聘两位老师,如果有更多资金的支持就可以返聘更多人,那语料库的建立速度和质量都会大幅提升;资金的另外一个开销是购置高性能服务器,刚开始我们有五台服务器,后来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了,就开始购买阿里云服务,但也还无法满足研发及平台需求。 苏伟简介   苏伟,男,1977年生,中共党员,博士,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人,兰州大学信息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兰州大学文交奇誉人工智能实验室执行主任,兼任中国盲协国家通用盲文推广与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盲协信息无障碍促进委员会委员、兰州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2001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并留校工作,2004年开始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并硕博连读,2007-2009年在美国肯特州立大学进行联合博士培养,2010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美国北卡州立大学进行科研访问交流。   苏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盲人协会委托项目、中国盲文出版社委托等项目11项。2012年获人力资源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2013年入选第二批 “兰州市急需紧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曾先后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5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1项。先后主持开发了中国盲文数字平台 (服务全国1700万盲人)、基于Web数学公式编辑器MathEdit(10多个国家用户近5万人)、智能数学测试系统MathPASS(美国高校用户达1万多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无障碍方法、深度学习、知识工程、物联网。

  • 『糙汉』女孩医者心

    『糙汉』女孩医者心 上接2版   望着载着这位孕妇远去的出租车,杨洋又懊恼起自己来:“怎么没留个她的联系方式呢,后续应该跟进的”。   这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活动,但却触发了杨洋对目前临床医学生教育模式的思考和建议:“我觉得临床经验在一个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变过程中至关重要,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用到患者身上?这可不是把内科书背的滚瓜烂熟就能做到的,只有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注意到更多的流程和细节,也才能激发起一位准医生的怜悯之心。所以我认为医学生的课程应该再压缩得紧凑一些、课程密度大一些,预留出更多临床实习的时间。   “糙汉”女孩的温柔世界   大大咧咧、风风火火,是熟悉杨洋的人从她身上一下子就能捕捉到的特点,而她自己则有“更准确”的概括:“糙汉一枚”。   在这个“糙汉”女孩的内心深处,除了医学生的温柔角落,还有一片柔情似水留给了亲情。   亲情可谓是杨洋心中最为珍贵温存和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在她成长的记忆里,自己所有的“最感动”几乎都来自父母,“高考失利还有受伤的事是我挫折最大的地方,父母的那种鼓励也好,斥责也好,陪伴鼓励也好,都是让我最感动的。”   因为父母常年忙于工作,疏于陪伴,“父母在,不远游”仿佛已经深深地烙在她的内心最深处。在被问及将来可能会选择的就业城市时,杨洋没有一丝犹豫地回答“兰州”:“我家就我一个孩子,我要离父母近一点”。在她看来,即使外面的天高地阔有再多无限可能性,但为了父母也宁愿放弃这些可能性。   为此,杨洋从初三毕业开始学习做饭,如今已练就一手好厨艺,酸辣鱼、大盘鸡、黄焖羊肉、烙饼,样样不在话下,“只要我在家,基本都是我买菜做饭,但我不喜欢洗锅,不过没办法的时候也还是洗的”,一阵爽朗的笑声过后,杨洋有点小得意地说道:“今年除夕的年夜饭可是大展了一把身手,六凉十热16个菜不带重样的,我可是忙活了大半天呢”。   言语间,是一个暖心“小棉袄”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不仅要学习工作做得好,更希望有更多时间去享受简单的生活。   “我除了对父母比较感性外,其他人和事,还都是挺理性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全心全意,我就一定会全心全意,但是如果你的选择有违我的原则,就果断拜拜。”根据杨洋的猜测,她的好人缘部分得益于自己这种直截了当、直来直往的性格特征。   对同学,杨洋也最大程度地表现出了她的包容和关爱。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班上一位同学曾一度因学习吃力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时会无故缺课,杨洋主动接近、询问原因,“他高考成绩特别高,我不能让他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任自流”。   在了解了情况之后,杨洋每次上课前都去那位同学宿舍楼下等待,“我就告诉他,你来了咱们就一起去上课,你不来我也不去上课”。迫于压力,这位同学每天只能按时上课。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该同学不再“翘课”,也不需要杨洋“绑架”上课,“大三这一年他都考得不错。我觉得任何人都不应该被放弃,能帮一点是一点”。   随之而来的各种评价也着实困扰了杨洋一段时间,“不过很快我也就走出来了,毕竟接触时间长了,老师同学们也都了解我是什么样的人”。   批评使人进步   多年担任学生干部,杨洋对自己最满意的便是“算得上公平公正吧”。   有不少活动明确规定不允许组织人员参加,杨洋做到了,“我对既是裁判员又是参赛人员的行为是很鄙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一的时候我没有什么获奖证书,因为我基本都是组织者,但是我不遗憾,我收获了比证书更宝贵的经历”。   也正是因为这样,同学们对杨洋的评价除了说她“对女生很好、对男生太凶”之外,“其他都还好”,但是“相较于赞美表扬之类的,我更愿意听到别人批评我的意见建议”。   犹记得大四上学期,杨洋写好了申请参加某社会类奖学金的简历,沉浸在充实满篇的荣誉、成绩里自我满足时,胡同学一句“你的简历虽然很丰富,看起来比别人的多出两三页,但你全文没有一点是突出的、是能吸引人眼球的”惊醒了杨洋。简短几句话,犀利而切中要害。   “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突然发现他平常不显山露水,但说话很在理、思考很深入,就觉得格外受教,认定他是一个很可靠的人”。   自此,胡同学成了杨洋身边的偶像,不仅是崇拜,更多了几分感激,两人也由此成了关系很好的朋友。   正如杨洋所言,她感激并且珍惜所有指出她不足或错误的人。   在一次组织新征程综合技能大赛时,一起突如其来的投诉让杨洋焦头烂额:“有同学给我打电话投诉说有人作弊、但裁判没有处理”。几经了解、协调,事情的最终解决同样得益于室友的一句“你这种处理方式只会让事情更糟”,“她突然给我来这么一句,一针见血,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觉得她特别好,现在我们已经是好闺蜜了”。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四年间,说起成长,谈及变化,确实就像所钟爱的《起风了》所唱,与过去相比“也有了几分距离”。然天地辽阔,唯有一一穿过沿途坎坷挫折和星点萤火,方能凸显洒脱真我。对于未来,杨洋充满期待,如那歌里的另一句“看着天边似在眼前,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