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精神和世界眼光

期次:第943期    作者:□聂军胜(资源环境学院教师)   查看:268

  我于1996年从家乡河南来到兰州大学求学,在甘肃度过了7年的青春时光。2003年在兰州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我选择到美国留学,在美国一共生活了近10年。2010年,我回到母校兰州大学工作,至今已经8年了。如果从我进入研究生学习算起,我从事科学研究也有19年时间了。
  从这几个简单的数字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但是当你从中一步一步走过来时,你才会对这些生硬的数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的家国情怀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19年里经过很多的风风雨雨,道路虽然曲折,然而我走过来了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例如,我的多篇研究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并被收编进国际地学教材;曾多次受邀主持国际会议并在国际会议做大会或分会特邀报告。由于这些成果,我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等称号。
  回首过去,支撑我一路顺利走下来的最大因素就是奋斗精神和世界眼光,我的求学和归国经历很好的诠释了这两点。
  在兰州大学上硕士期间,我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内陆干旱化的成因。干旱化问题是关系到国际民生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化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000亿以上。然而在研究期间,我发现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除了要考虑青藏高原隆升这个当地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全球海洋是如何变化的。因为干旱化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水的问题,而水汽最终是来自于海洋的。然而,在当时的兰州大学,很少有人能够准确的回答过去的海洋如何变化。
  硕士毕业后,我选择了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学习海洋学的知识。我当时申请到了美国几所高校的奖学金,但是我选择到海洋学比较出名的美国罗德岛大学海洋研究院深造。罗德岛大学海洋研究院的中国学生几乎无一例外的来自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中国沿海高校,我是为数不多的来自内陆的中国学生,是一个另类。
  到罗德岛大学之前,很多学生已经上过很多海洋学的课程,唯独我没有任何海洋学的知识。为了赶上差距,我一直加倍努力学习,先后克服了生活关和语言关,随后我贪婪的吸取着海洋学的营养。现在回想起在美国的学习生活,我非常自豪的是在别人都在打篮球、看NBA比赛的时候,我能耐得住寂寞在办公室里学习专业知识和英文论文的写作技巧。
  由于我的努力,到博士第4年的时候,我的导师告诉我我已经达到了毕业要求,但是我觉得我还有很多知识没有学习好,我要求多上一年再毕业。导师愉快的答应了。他告诉我,他以前招的中国学生为了留在美国,都是上完硕士就到公司工作了。而我的到来改变了他对中国学生的认识。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我在下一盘 “大棋”:同时拥有海洋学和青藏高原隆升知识将使我对于回答中国内陆干旱化的驱动机制这个问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博士毕业后,我到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地质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学习构造地质的知识,因为这是在我的逻辑体系里知识尚有欠缺的一个环节,在奥斯汀2年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使我补上了这一短板,使我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了。
  在奥斯汀的最后一年期间,我的父亲生病了,为了更好的照顾父亲,也为了更方便的研究中国内陆干旱化的成因,我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母校兰州大学来继续从事干旱化研究。很快,一系列全新的观点通过论文的形式被我的研究组发表出来了,这些成果先后得到美国科学日报、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等众多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随着这些成果的发表,我开始得到了较为稳定的基金支持,我的研究队伍也越来越大了。
  经常有人问我我的研究区域在哪里,我很自豪的告诉他,我的研究站点既有大洋钻孔,也有大陆沉积物,既有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和科迪勒拉山脉,也有中国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此外,今年我们受邀到西班牙和美国进行了联合野外考察,与国外合作者一起把干旱化的研究拓展到欧洲和美洲大陆。我相信,世界眼光和奋斗精神能够支撑我的团队再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成绩,为祖国的科研发展交上一份更加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