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党建引领发展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原创·首发·独家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稿全文共4708字,“人民”二字出现的频率却高达84次,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兰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党支部郭雅倩同学的浓厚兴趣。  “自古以来,是不是‘人民’都如此受欢迎、被重视呢?地位也是如此之高?”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在党支部“咬文嚼字之时政热词溯源”品牌活动中,郭雅倩将文字学专业知识与政治热点结合起来,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挖掘、探究时政热词的语义流变,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并结合当下政治环境,探究了其新时代新内涵。  找准党建和业务工作结合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双融合双促进,这是近年来兰州大学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要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学院建设目标融合、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融合、与师生成长成才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学校、学院中心工作的能力,以党建促进师生成长成才,以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说。  把方向 管大局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  在绿意渐浓的季节,从安徽寿县老家回甘肃兰州返校复学的管理学院2018级情报学专业研究生汤卫国,一出高铁站便看到学校接站的党员干部。测量体温、核验身份、查看健康码、物品消毒……经过一系列流程后,汤卫国乘坐等候已久的接站校车,回到了久违的校园。  为了让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兰州大学便全力推进学生返校复学工作,走在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同学们也早早地开启了正常的校园生活。  党的全面领导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学校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深入研判疫情形势,既全面掌握师生情况、严格管控校园,坚决阻止疫情进入校园,同时也注重化危为机,抢抓机遇,通过组织返校开学,坚决“保学习、保就业、保科研”,稳步推进了重点工作落实。  不仅在疫情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兰州大学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坚决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高度重视学校改革发展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编制综合改革方案、“十三五”总体规划和一流大学实施方案,编制实施2025行动计划纲要,提出“做全做强榆中校区、做精做优城关校区”校区功能定位规划,使得学校发展路径更加明晰,奋力为学校事业谋划新篇。  “对兰州大学的好印象,让兰大成为我回国工作的第一选择。”曾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的方香玲说。2017年1月,受益兰大“萃英人才建设计划”,32岁的她带着刚满两岁的孩子来到兰大,被聘为教授、博导。  在推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中,通过开展分类评价机制改革,按照不同学科、学科发展不同阶段、各类成果和业绩贡献形式进行分类评价,充分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2018年,我们止住了人才队伍非正常流动。通过大力开展人才引进工作,让进来的人才多于出去的。”校长严纯华说。  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制定重大专题研究计划,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培养干部,构(下转3版)

  • 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在2020年全国高校“一带一路”专项智库影响力排行榜中表现优异

      本报讯  9月4日,西北大学“一带一路”高校智库研究项目组、陕西高校“一带一路”智库联盟、“一带一路”大学智库联盟、西北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联合召开成果发布会,发布《中国高校“一带一路”智库影响力报告》,同时公布了全国高校“一带一路”专项智库影响力排行榜。我校“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在全国高校“一带一路”专项智库影响力排行榜中分别位居综合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第6位,媒体影响力第7位,决策影响力第4位。(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 我校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

      本报讯  9月13日,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在城关校区召开。专家组对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和评议,充分肯定了兰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工作和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四个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一致认为兰州大学高质量地完成了“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达到了预期成效,形成了在我国西部待发达地区办高水平大学的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所所长陈发虎教授,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许京军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解孝林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教授,北京大学学科办副主任贺飞研究员,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国珍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教授,兰州理工大学校长芮执元教授,浙江大学吴敏教授,复旦大学李博教授,兰州大学邬大光教授、包国宪教授、刘建全教授、王为教授为专家组成员。  校长严纯华从学校“双一流”建设举措、一流大学周期建设成效和一流学科建设标志性成果、存在不足与改进举措等方面汇报了学校“双一流”周期建设情况。  专家组认为,兰州大学扎根西部办大学,在百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走出了一条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办高水平大学的发展之路。自“双一流”建设以来,兰州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央关于“双一流”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有效推动了学校“双一流”内涵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专家组表示,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思路清晰,目标定位准确,改革与创新迈出扎实步伐。对标建设方案,五大建设任务、五大改革任务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周期建设任务,许多指标超额完成,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整体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专家组认为,兰州大学主动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建设思路,汇聚优势学科资源,搭建高水平专家团队,构建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典型案例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的推广示范意义。  专家组提出,兰州大学对标对表查摆问题客观准确,改进措施针对性强。建议学校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更为优越的引人育人用人环境,着力加强现有人才的培育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快基础性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促进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并布局建设更多社会急需的新专业。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一流学科引领、交叉、带动作用,有效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校党委书记马小洁代表学校感谢专家组对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与发展的高度肯定及宝贵意见建议。他表示,兰州大学在艰难困苦中诞生,在国家图强中发展,在共和国旗帜下壮大,在改革开放中前行,也将在新时代中腾飞。学校要充分发挥优良传统、学科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十四五”规划建设期间,实施“倍增+”计划,创新制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奋力追赶标兵。要在机遇期、窗口期和关键期,紧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战略,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成员,一流建设学科负责人,各中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

  • 我校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D中子产额大于1×108n/s紧凑型中子发生器

      本报讯  9月9日,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在北京组织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的开发和应用”项目综合验收评审会。验收专家组评审专家在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对项目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了质询,经严格审查,认为该项目出色地完成了关键部件、创新方法、整机及示范工程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项目综合验收。  该项目于2013年10月启动,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核(北京)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宏信核诚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完成。项目的总体目标为:面向我国资源消耗型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物料成分快速检测的重大需求,研发基于瞬发γ射线中子活化分析(PGNAA)的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为我国煤炭、水泥、冶金等资源消耗型企业的节能降耗、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成套在线检测设备和技术支持。  项目组在小型化长寿命高产额中子发生器、高效率γ探测器和快电子学信号读出系统、基于γ能谱修正及源项控制的多参数耦合数据处理系统、高精度在线X荧光分析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攻关工作,成功研发了多套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样机,并在煤炭、水泥、钢铁等典型的资源消耗型工业企业生产线上完成了三项示范工程,部分关键部件实现了销售和应用,得到了用户的肯定和好评,圆满完成了项目预定目标。另外,项目实施过程中,申请专利42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已授权14件),实用新型10件;获软件著作权21件;发表论文65篇;形成技术标准1项。  在该项目中,兰州大学中子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核学院)姚泽恩教授团队承担了关键部件“高产额紧凑型D-D中子发生器”(子任务1)的研发任务。经过几年的攻关,团队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D中子产额大于1×108n/s紧凑型中子发生器,其技术参数达到并部分超过了任务书规定的指标,并具备D-T中子产额大于1010n/s的潜力,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进入了国际同类中子发生器先进行列。目前团队已研制了3台紧凑型中子发生器,其中两台已提供用户使用,得到了用户肯定和好评。  紧凑型中子发生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为我国中子活法分析、中子照相、中子核材料及爆炸物检测等小型化中子应用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安全可控中子源基础,有积极的社会效益。目前,课题组正在致力于成果的技术转化及在其它领域的技术应用开发。(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 我校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本报讯  秋高气爽,万余学子共赴未来;英才荟萃,百十学府正创辉煌。9月9日、9月15日,兰州大学分别在城关校区和榆中校区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和2020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开训典礼。今年,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区、直辖市及港澳台等地区的4885名本科生和5586名研究生加入到了兰州大学的大家庭中。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从今起,他们将秉承“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勤奋、求实、进取”的学风,继承老一辈兰大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兰大学子。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甘肃省政府国资委主任吴万华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陇药国际创新港建设

      本报讯 近日,甘肃省政府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吴万华带领甘肃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药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一行15人应邀来校指导工作,双方就如何推动我省陇药产业做大做强等事宜进行深入交流。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副校长李玉民、王锐出席座谈会。会议由李玉民主持。  吴万华介绍了省政府国资委的三项基本职能、我省产业结构和发展的相关情况。他表示,共商陇药创新发展,体现了兰州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符合甘肃省的实际需求和省内国有企业的发展愿景,也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省国资委将会同所属相关单位和企业全力支持兰州大学牵头建设陇药国际创新港,共同做大做强陇药产业。  马小洁对吴万华一行来校访问表示欢迎。他说,兰州大学在陇药产业领域创新基础扎实、创新资源丰富,也十分愿意在推动我省陇药产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科研、创新和人才优势,联手省内其他高校院所,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创新平台,协同推动甘肃省陇药产业全链条发展壮大,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甘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兰大贡献。他希望省国资委以及所属企业发挥资金、市场和资本运作的优势,从全省战略的高度积极支持学校创新发展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共同在榆中生态创新城通过科技创新将陇药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切实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会上,王锐院士汇报了陇药国际创新港建设思路及相关情况。药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相关专家参加会议并做了交流发言。(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