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渐明”,难以割舍的母校情

    “灯渐明”,难以割舍的母校情——访兰州大学2019年师德标兵邓建明教授 原创·首发·独家   “在我的通讯录里,我把邓建明老师备注为‘灯渐明’,之所以这样备注,原因有二:一是每当夜深人静,整个逸夫生物楼里的绝大部分师生熄灯走人的时候,邓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待到楼里的其他实验室、办公室都漆黑一片的时候,他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这是因为他白天太忙,为了能持续跟进学生的课题,只能在晚上加班加点———他办公室的那个灯,仿佛星空里最亮的一颗星,天越是漆黑,它就越显光亮;二是无论是在科研上还是生活中,邓老师的生活态度与科研精神都是积极乐观的、满怀热情的,他的言行就像一盏永不熄灭、愈加明亮的指路明灯,总在指引着我在生活中更加自信、努力,在科研上更加刻苦、无 。畏”这段话来自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生孙颖,邓建明正是她的导师。 一路指引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风格,因人而异也因此成就了不一样的多彩课堂。   对于本科生教育,邓建明的理念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抛却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怎么调动呢,靠的是两大法宝———课堂内容的新颖性和前沿性。   信息化时代,工作汇报、阶段总结等基本都离不开PPT技能,邓建明较早的开始在他的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PPT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查阅整理资料的同时丰富知识,并慢慢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向全班同学逻辑清晰地展示出来。   关于课堂内容的前沿性,邓建明这么认为:“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定位十分重要。作为兰大的老师,应该以培养国家精英、高层次人才为己任”,大学教材与实际的实践应用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应该向学生多普及科学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邓建明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自己做科研回家时间都比较晚,但隔壁的一个学生却经常比他还拼,这让邓建明对兴趣对于科研的促进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回国后,他经常会给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比如人的善恶论,生物角度人从哪里来等等,这些不一定有答案的问题对于引导学生兴趣、拓宽学生思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了本科生的基础教育,邓建明对学生的生活也很关心。“带的学生多了你会发现一些学生的情况。去年上课我就发现一个学生表现的较为奇怪,明显自信不足,于是我一下课就去跟他聊,了解到他是降了一级下来,一个班的同学住的较远,有的甚至不是一栋楼,同学之间缺乏交流,老师再不关心的话就很容易让学生自暴自弃。我就跟他说你要好好珍惜……”   这不是个例,邓建明认为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问题,普遍意义上都存在着迷茫、缺失目标的问题,而解决的方法就是要认清自我形势和大时代背景。学生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辛苦学习,经受了高考的洗礼,来到大学并不是放松的开始,而是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利用这四年的光阴来充实自己。   研究生的教育问题同样是邓建明关注的重点。“研究生和导师可以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一种 ‘血缘关系’,或者叫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亲属关系,类似于古代的师徒关系”,导师需要挖空心思寻找到一个专业前沿的好方向,指导学生完成科研任务,同样的,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将科研团队向前推进,是一种双赢的关系。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邓建明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为人处事的能力。正是这种理念,让邓建明的科研团队关系很融洽。   在邓建明团队曾先后有两名学生突然晕倒,他知道后立刻让人送到医院并打钱过去为学生支付了所有医药费,然后第一时间赶往医院。 醉心科研   邓建明刚读研究生时,由于对数学很感兴趣,导师给了他一篇发表在Science上的文献。这篇文献多半是数学推导,又限于专业知识,一些数学物理系的老师也不甚了解,邓建明就一遍遍地看,每次看都有新的认识,最后自己把文章翻译出来,将这篇文献彻底读明白读透彻了。   到了读博期间,邓建明写了篇文章,投给了美国生态学会《Ecolo鄄gy》杂志,送审后告诉了他当时的导师,导师评价他胆子很大,“初生牛犊不怕虎”,后来才知道中国本土还没有人在该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英国生态学会的期刊,并因此获得了英国生态学会颁发的“青年学者”奖。后来邓建明才了解到,这是国内第一篇发表在英国生态学会的文章,奖项也是第一个。   除此之外,在美国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里,邓建明一直在思考建立一个关于代谢理论的模型,“在那段时间,吃饭在想,走路在想,睡觉在想,而且真的是做梦都在推模型,一下就醒来了。相当于从无到有,就是这种付出和投入才使得有了结果之后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母校情深   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人,从1998年求学兰州,至今已逾20年,“我觉得现在不仅已经适应了这 儿的气候,而且还挺喜欢的。”   在邓建明看来,大西北有大西北的好处,“对母校的种种,尤其生态学科和相关平台,我有充分的认识,尤其是重点学科加重点实验室,这是多么好的平台啊。”在他看来,大西北给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天然实验室,“我们从事生态学研究的,在大西北,走出兰州大学,走出兰州市,出去面临什么?是美誉为‘世界第三极和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是广袤的戈壁荒漠,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有白茫茫的冰川雪山,这就是最大的实验室,其中蕴藏着一系列世界性生态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科学问题;你如果要做研究,要做事,这里既有国家战略需求,也有无数科学之谜亟待探索;总之,里里外外都是很好的选择。所以我们现在引进人才在强调用情怀和事业留人,这就是情怀,这就是事业。”   情怀和事业,从初入大学到读研、再到回国留校任教,邓建明都是秉持着这两点,坚定地选择了兰大。“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无意中从国内一个杂志的转载报道中看到:美国《科学》杂志评价兰大发表论文数全国第6。我当时就想这个兰州大学这么厉害啊。”   邓建明坚定地认为做研究平台很重要,“也是受我一个朋友的影响比较大,他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他说选择专业尤其要看两个方面,第一,这个学科或专业是不是国家重点学科,当然,现在讲是不是一流学科,第二,这个学科有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如果这两个都有,那绝对是国家一流的学科,甚至是国际一流学科;哪怕是只具其一,也是很不错的”。   本科期间,授课老师们的风采给邓建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老师们很自豪地跟我们说,兰州大学的生态学就是国内第一,我们也感到很自豪,对这个专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专业上的优势给了邓建明无法拒绝的理由,除此之外,母校的温情也让他心生怀恋。   彼时,在专业研究上已崭露头角的邓建明面对留校任教和出国继续深造的选择,“当时学院院长、国重几个主任都在找我谈话,说实话,我也感动了,我觉得我一个年轻娃娃,一个学生,也不是很有成就的学生,能被这么重视。”面对求贤若渴的领导们,邓建明选择留在了大西北。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邓建明时不时还会收到东部高校的“橄榄枝”,“我就一直没动心,一直坚持,留下了。” 廿载岁月,无悔耕耘   二十年的耕耘岁月挥洒在了大西北的土地上,邓建明感慨颇深:“兰大110周年,却培育了我21年,所以这相当于是亲情关系,类似于血缘关系,兰大作为母校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是割离不开的。我为即将到来的110周年华诞庆典表示由衷的自豪,而且坚信在此基础上,兰大必将步入下一个10年、20年、30年……的发展辉煌期。”   对于学生们,邓建明始终强调 “历史永远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继续说到:“中国人善于总结过去,借鉴历史,并以此来规划未来;评估也好,庆典也好,他是以庆促发展,不是为了庆典而庆,实质是我们借这个机会进行全面的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总结历史,才能规划好未来。个人也好,学校也好,都是这样。”   “尤其对于今年入学的新生来说,他们是最幸运的,幸运在哪呢?刚好赶上110年校庆,之后就是70周年国庆,兰大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在这个时候成为兰大学子,他们是幸运的。” 邓建明简介:   邓建明,现为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理论生态学和生理生态学。   2002年9月获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学士学位;2007年7月获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博士学位,同年以副教授选留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做访问学者。   荣获2006年英国生态学会“YoungAuthorIn鄄vestigatorPrize”国际奖,2009年度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以及2010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5年入选中组部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入选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2016年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推进计划的获得者,2017年入选国家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入选甘肃省领军第一层次人才。先后主持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科研项目;积极全面参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生态学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2019年9月,邓建明荣获了兰州大学2019年“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 文化“先行者”

    文化“先行者”——记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成立十年 原创·首发·独家   在同时代人中,他们是文化的“先行者”,因为情怀而加入,因为责任要坚持。10年以来,他们秉承互动、平等、理解的信念,先后完成65项关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研究课题、带动2500多人、包括近500名港澳台大学生参与84项志愿服务,活动区域覆盖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   它在兰州大学公益类社团评分中稳居第一,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学生实践平台,被中央级媒体报道160多次;   它在文化保护方面具有开创性,带动了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等四五十位教师不同程度地参与项目指导;   它影响了四川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等一批高校开展文化类社团志愿服务;   它,就是经共青团兰州大学委员会批准成立、受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由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管的兰州在学文化行者社团(以下简称社团)。 从项目到社团   为了 “不让优秀文化消失在青年的视线中”,2007年暑假,文化行者社团创始人、兰州大学2005级经济学基地班、2009级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王龙魁从近乎失传的山西小调有感而发,悄然萌生了一颗成立文化遗产组织的“种子”。当然,提供肥沃“土壤”的是创建于2002年的“兰州大学收藏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组”。   2008年,依托学校创新创业项目,他们开始了关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调研项目。   2009年,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投来橄榄枝,新成立了兰州大学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后改名为文化行者社团。从此,一个由80%女生占比的文化“背包客”,带着仅有的一个单反、一台旧式电脑正式“起航”了。   《兰州鼓子传承艺人支持计划》作为社团第一个申请基金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给了王龙魁和小伙伴们强大的鼓舞,“尽最大努力抢救艺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像绘制地图一样尽精确地记录,让后人们对此有迹可循。”   之后,在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王正强的指导下,文化行者为兰州鼓子艺人逐一制作了档案,保留了大量宝贵的曲谱、曲词。   然而,回想起基金申请的漫漫长路,社团现在的负责人李雷雷也是感慨万千。   以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为例,每年4至5月发布项目启动通知,主要包含项目申请的要求,“我们据此撰写申请材料,规划预算,并提交进行审批,项目结束后,汇报财务情况。”最终的基金支持也基本取决于项目的实施效果。   在07、08、09三年的田野调查中,团队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儿童对文化的掌握程度、认知度并不乐观,有些当地的儿童不会讲本民族语言,它正在经历濒临灭绝的“挑战”。   因此,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他们开始做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以及民族技艺的传承等,希望能激活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参与民族文化传承以及生活福利改善的动力。 “花儿朵朵”:少数民族语言、技艺的传承   2010年暑假,较早参与文化行者的安妮带着2010级历史文化学院的莫婉娟同学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进行调研。作为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在当地寻找对本民族文化有保护意识的青少年。”是每一位文化行者的殷切期盼。如今,这位曾经的青涩少年,已经成长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辅导员———安妮老师。“童享计划”最开始的子项目命名为“寻找安妮”,也由此而来。“对处在启蒙期的儿童而言,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是基础的,有效果的。”安妮老师说道。   也是受到国际儿童合唱团的启发,文化行者以合唱团的形式让当地儿童在唱民歌的同时学习裕固语,开设了“安妮裕固族知识课堂”、“安妮舞台剧”等多个板块活动,共计52名裕固族儿童参与其中。   项目刚开始,当地人不放心把孩子交给这群“陌生人”,甚至有的,孩子明明就在家,却告诉志愿者“我们家没有小孩”。在文化行者的反复尝试下,最终获取了家长们的信任,裕固族儿童合唱团迎来了美好的春天。“基本上每年可以教授十首民歌左右。”合唱团最终以舞台剧的形式进行汇报演出。首届儿童舞蹈剧上演时,350名肃南裕固族群众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安秀梅、县文化体育局副局长安培刚等观看了演出。   付出总归是有收获的。这其中,一个叫铁翼的小朋友,让几代文化行者都记忆犹新。一开始,小铁翼在课堂上表现得十分活泼,带着其他男同学一起“调皮”,让志愿者们非常苦恼。可就是这个看似不懂事的男孩,有一天,竟然也会帮志愿者维护课堂纪律,协助服务活动等,这让李雷雷惊喜之余更多的是欣慰。铁翼,这个“小大人”,后来成为了一条连接文化行者与当地孩子的纽带。   孩子们对文化行者的接受与认可,无疑是激励志愿者前进的最大动力。他们的热情服务也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好评。   2011年,为了更好地开展合唱团项目,文化行者又获得了深圳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的支持。它致力于少数民族的语言传承,已在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聚集区进行了尝试。基金会在肃南考察时,不仅对当地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还按课时量给予他们一些补贴。   2013年,当地教育部门也尝试裕固族语言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开发,并将其列入教育局十大教育事件之一,持续地关注当地儿童的文化学习。   “寻找安妮”是文化行者团队做得比较久的一个项目,在2016年斩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金奖。   此后,团队又在陇南文县白马藏族、临夏积石山保安族、张掖肃南县东纳藏族、明花乡裕固族、肃北县蒙古族进行了推广。五个项目学校,累计有357名少数民族儿童参与进来,109名儿童顺利完成了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   一开始,将合唱团模式“复制”到白马藏族学校的尝试,并没有给当地带来多少改变。在吸取经验后,文化行者开始与教育部门、文化精英达成了合作。他们的教学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语言方面,还涉及口头艺术,手工表达等。“避免教一些普而大的,要体现民族的特色。”李雷雷说道。   以白马藏族为例,文化行者主要负责搜集资料,包括当地的特色出版物、研究文章等。在素材筛选时,也会和当地艺术团团长沟通。通过反复确认,由志愿者编写的《白马藏族小学生历史与文化课程规划(试用)》教案面向全校1至6年级部分学生使用,在春、秋学期排成课程,两周一次或一周一次,共68课时。并且发挥每周三下午的“民族文化传承日”活动课程,专门聘请当地的艺人余秋莲、曹靓、曹婷等去教授白马文化基础知识、白马藏族传统歌曲及舞蹈等。   其中,作为传统祭祀舞蹈的池哥昼,是志愿者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先后邀请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具)传承人班杰军、青年艺术专业人才曹彦军、曹扎西走进校园,参与传统面具制作和民俗节目排演,并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四月十五、七月十五举办儿童池哥昼表演。最终,8名优秀学员舞蹈的完整度、整齐度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组成了核心表演团队。   “你们是兰大的志愿者?这两年怎么没有来呀?我好想哥哥、姐姐们呀!”再次前往白马藏族村落,鲜明的团队胸章一下子被孩子们熟知,真情地“质问”也坚定了志愿者们的信心。当然,在与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基层教师的沟通过程中,文化行者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就是当地的一个配合程度”。对于暑期项目而言,学生的安危也成为相关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没有学校对接,志愿者们只能挨家挨户去走访。   在帮助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民族语言、技艺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也注意到了另一类群体———妇女,她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母亲的艺术”:   对少数民族妇女的文化扶贫   2017年,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倡导下,文化行者团队与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合作申请了“少数民族妇女能力建设与精准扶贫‘母亲的艺术’示范项目”,并以宁夏泾源的回族、酒泉的裕(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