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教授面对面:让“教”与“学”充满无限可能

期次:第1011期       查看:83

(上接2版)己的走向”。这种倾听,让他们看到了多元的可能性。

欣樱在当了三次开放日的听众后,了解到更多他人的困惑,也喜欢这种沉浸在思考中的感觉。对于不同方向的创新创业项目,她从老师的建议中知道了文本的重要性,并且发现了自己在解读文本时主观性太强和用理论嵌套文本的问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进来,但我从他们的对话中学到了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剩下的就要靠自己了。”看到大一、大二的同学早早地开始规划保研、考研并向老师问出非常具体的问题时,她感叹道:“要是前两年有这个活动该多好呀。”目前,她在观照了他人的选择并拷问过自己的内心后,坚定地选择报考北京的一所院校。“‘教授开放日’让我更加坚定的是,相比于低效的内卷,早早地明晰自己的方向并做出努力才是硬道理。”

而在“读书会”等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日活动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则形成了更加紧密“教”与“学”的共同体。文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哲学社会学院等学院陆续选择以“读书会”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允许学生自由地选择不同主题并进行交流汇报。老师往往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其他同学,在生生互评中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欣樱在2020-2021年《史记》的研读小组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师兄师姐们的点评。也正是得益于和师姐偶然间发现的一个问题,她萌生了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想法。负责的杨玲教授得知后也借固定的“读书会”和她一同商量选题,“成功立项后,我向学长学姐们交流请教比较多,不过老师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与切磋的平台,这对我的项目推进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学生的倾听,老师也可以从讲台上的讲述者变为讲台下的倾听者。相比于在课堂上高密度的专业知识输出,“教授开放日”所依托的小教室,更像是一个树洞。2018级的可钰在毕业论文即将开题时还需兼顾升学考试,处于巨大焦虑中的她对于自己的论文方向只停留在一些记忆已然模糊的文献。她试着在参加“教授开放日”活动时将自己前段时间的碎片化思考倾吐而出,小心翼翼地整理自己的逻辑。最后,虽然老师只在宏观层面上指出她要注意的问题和表述不严谨的地方,并提醒她在大量文本现象的基础上做判断,而不是被别人的论文带着走,没有落实到具体执行层面,但可钰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原本以为自己没有那么多想法,但站在老师面前,我觉得自己对于论文想法的分享欲强了很多,老师也一直用眼神默许我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说下去。”

未来的思考

秋季学期即将结束,“教授开放日”的进展虽然顺利,但也需要更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教学秘书们都希望能在学期中加强宣传,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我们本意是让全校的同学都能和我们学院的教授交流,体现出一个跨学科学习的效果。但目前大家对于‘教授开放日’的信息基本只关注本院老师,了解的范围是有限的”。哲学社会学院的教学秘书这样说道。

如果仅仅看表格中的一行信息,其他学院的同学可能不会产生参与的欲望,最终参加的可能只有熟悉并喜欢这名教授的几个学生。对于学生而言,如果老师是不熟悉的,自由交流的形式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很害怕冷场”———如何打破师生交流的瓶颈,关切到更多学生的更多需求,让教育教学真正延伸于课堂之外,老师、学生和活动组织者都需要在形式、内容等方面再做创新。

(注:文中欣樱、可钰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