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请进来 小草走出去

——郭旭生教授助农记

期次:第945期    作者:本报记者 任妍 校报记者团 常乐 马也平   查看:203

(上接2版)知识的渴求。在郭旭生的倡议下,联盟下设了专业技术委员会,成员为各区县草原技术推广站、农技站的技术人员等,郭旭生不定期面向专业技术委员会进行小范围的专业培训,然后再由他们面向企业和农民做进一步的技术推广。
  之后,另一对“矛盾”出现了:草畜业的产业化发展与低效的人工劳作之间的矛盾。在过去,一方面是丘陵沟壑的地貌特征限制了定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传统的人工劳作基本能够满足少量苜蓿加工的需求;而现在,草畜业的产业化发展呼唤农业机械化,适用于丘陵沟壑地形使用的小型山地机械“闻讯而来”。
  新问题接踵而至:“如何使用”?对此,谁都没有“实战”经验。郭旭生便又联系邀请省内外一些生产山地牧草机械的厂家前来现场演示,演示机械涉及苜蓿种植(条播,宽幅匀播,穴播,地膜穴播)、收割(割草机械,搂草机械,收割揉丝切碎一体机)、加工(打捆机、裹包机)等适宜于山地作业的苜蓿全程机械化多机型机械,定西市饲草加工公司、饲草种植农村合作社和饲草种植大户好几百人前来观摩学习。
  仍以割草为例。人工用镰刀割草,一天最多能割两三亩;小型割草机一天能割至少二十亩。
  如今,小型山地牧草机械在定西市牧草行业已经广为普及。

10.成就感大于失落感

  在郭旭生的“游说”下,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和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主办的第五届(2018)中国草业大会也“选址”在定西市安定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近千人参会。

  参观考察后,各种赞叹之声不绝于耳,郭旭生尤其记得一位企业副总说:“郭老师,十年前我来定西,那是一片荒凉啊,这次再来完全不一样了,你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不久前,郭旭生邀请自己在美国访学时的导师来校交流,专门带去定西市参观。看着产业化的生产企业,站在层峦叠嶂的梯田上,导师连连赞叹:“郭,你没白学”。
  在我国草地农业创始人任继周院士给郭旭生的回信中,也称“这是一个神圣光荣的事业”,“有你们这些接班人,我就放心了”,并鼓励郭旭生“下定决心,在定西扎根,做到底,做出应有的成就”。
  但在郭旭生内心深处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痛点”:从2012年参与这件事以来,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在科研上的产出不尽人意。相比自己来校工作2年后即晋升为副教授、又3年即破格晋升为教授的经历和成绩来说,“我错过了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
  看到同期来校工作的人“头顶各种帽子和光环,说实话我很羡慕”。加之身边有不少前辈老师出于关心也时不时提醒他:“小郭,这是我们这个年龄干的事,你还是要以自己的事业为重”,更何况“小郭”的参与是零报酬的。
  郭旭生犹豫了,有点打退堂鼓了,甚至想过在定西市牧草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今年换届时卸任理事长职务,“我该把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抓一抓了”,言语中有遗憾,有纠结。
  沉默了十几秒。
  转而郭旭生恢复了声调说:“我们国家现在在青贮饲料这一块做的应该算是比较好的,第19届国际青贮饲料大会已经定了2021年在北京召开”。
  国际青贮饲料大会由国际青贮饲料组委会主办,每3年举办一次,上一届会上经申请决定下一届的举办地点。
  2012年第16届、2018年第18届,郭旭生都前往参加并做大会报告。
  2015年在巴西召开的第17届,郭旭生因签证问题未能如愿前往,但他向组委会递交了在中国召开第18届的申请,却未能申请到。
  2018年第18届在德国波恩召开,郭旭生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其大会报告从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的角度首次揭示了全株青贮玉米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有效调控优质、安全青贮饲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引起了国际同行学者的广泛关注。巧合的是,美国农业部牧草与奶业研究中心、国际青贮领域著名专家、国际青贮饲料大会组委会成员之一的RicharMuck教授在做大会的第一个权威报告时,引用了郭旭生的科研成果,而这也正是之后郭旭生自己报告的内容。
  这次会上,郭旭生再一次提交了申办申请,得到了组委会5位专家的一致通过,同意第19届在中国召开。这是该会自1976年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第一届以来,第一次在亚洲国家召开,郭旭生被委以大会主席的重任。
  会议期间,郭旭生还向组委会提出组建“国际青贮饲料研究学会”及在中国设立秘书处的建议,经组委会讨论,决定在第19届大会期间宣布成立。
  言及此事,郭旭生越说越兴奋,声调提高,手舞足蹈,早已将之前的情绪低落和犹豫遗憾抛之脑后,也正像他自己说的:
  “毕竟事情本身是一件好事,所以还是很有成就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