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走下去

——扫描兰州大学绿队20年历程

期次:第937期    作者:校报记者团 蒋云鑫 郭静 赵淼淼   查看:172
 



 
 


上接1版) 

       央视报道绿队队员重走阴平古道

  2018年5月7日,绿队人的面孔出现在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里。
  这集名为《阴平古道》的人文纪录片拍摄于2017年夏季,“当导演通过微博找到我们并提出要拍摄纪录片时,所有队员都兴奋了,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绿队和兰州大学的机会,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
  2017年7月18日和19日两天,兰州大学绿队徒步营与中央电视台阴平古道纪录片摄制组一起踏上了翻越摩天岭的征途,摄制组记录下了徒步营一行十四人穿越密林的惊险过程。
  摩天岭是阴平古道上最险要的去处。队员们启程时正值清晨,晨霭中的深丛寻路并不浪漫。山林间多的是隐匿在草木间的蚂蝗,好几个队员们的脚上都留下了蚂蝗叮咬的疤痕。漫长崎岖的山路为水泡的生长提供了温床,“当时我的脚底起了六个泡,泡里面还有泡”。
  队伍行进至山顶时正值正午,阳光毒辣得厉害,汗液风干后的盐渍染白了队员们的裤子。下山对于疲惫的他们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然而,没有人向眼前的困难妥协,大家休整之后继续前行,甚至有队员举着山泉,略带搞笑地打起了广告:“徒步山泉有点甜”。
  5个小时之后,他们在山下与摄制组成功汇合。
  在央视镜头缺席的日子里,绿队人还征服了130公里的路程。期间的某一天,不得已临时更换路线的他们遇上了突然的山雨,到达既定目的地时已是夜里十点。面对紧闭的政府大门,他们只好决定在菜市场睡觉;面对生理期的女队员,身体已经被抽空的男孩子主动烧起了饭。雨后的漫天星辰,没有油水的饭香,菜市场冰凉的地面……“现在回忆起来还挺浪漫的”。
  徒步营的诞生

  得到央视青睐的绿队徒步营,其实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组织,它成立于2016年5月,是绿队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成立当年,绿队便策划了第一期徒步,也正是这一次的努力与成绩引起了央视导演的兴趣。
  2016年7月,绿队人走上了阴平古道。
  阴平古道起于甘肃文县鹄衣坝,终于四川平武南坝,全长265公里。三国时,邓艾攻蜀从摩天岭裹毡而下,直取成都,从此,阴平古道闻名于世。1935年,红四方面军走过阴平古道,留下红军桥、红军战壕等历史遗迹,红军激战摩天岭的英勇事迹也由此传出。
  “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队员们将由此段旅程体会当年邓艾取道阴平古道、翻越摩天岭、一举灭蜀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徒步行程中,作为自然保护的卫士,他们严守无痕山林原则,不拿走一片“云彩”,不留下一点垃圾。作为人文游学的行者,他们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追忆烽火长征岁月,体悟艰难民族历程,将厚重的历史刻在心上。
  沉重的行囊,脚底的水泡;拥挤而防潮的“地铺”,无处换洗而臭烘烘的衣物;烈日毒辣的午后,被困瞭望塔的夜晚……所有的艰难都没能阻止绿队人日行30公里的步伐。
  7月29日20:15,一行15人抵达阴平古道终点:南坝镇江油关,圆满完成了阴平古道重装徒步,成为“第一支全程徒步完成阴平古道的大学生队伍”。
  两百多公里的路途,十多天风雨无阻的征程,欣慰与骄傲中也掺杂着某种遗憾,由于保护区禁令等原因,他们没能翻越摩天岭。
  每一个人都是选出来的

  风餐露宿,白水挂面,“脚底六个泡”,暴瘦二十斤……这样的经历对于绝大多数队员来说,“不敢经历第二次了”。2018年徒步营的队长、2016级经济学院的于婉茹介绍道:“所以去年的队长、2015级管理学院的马颖问我们大家明年谁愿意领队,我们都不愿意,包括我也是拒绝的。”
  在前任队长的悉心劝说下,于婉茹扛下了2018年徒步营 “领头羊”的职责。从寒假开始,她和其他几位负责人就开始了徒步营活动的谋划———查阅资料、撰写材料、考察路线、团队建设、前期宣传、问卷设计,几个月的蓄势只为一场真正的徒步。
  4、5月份的路线考察是徒步营的必修课。2018年,于婉茹和另外三个负责人两次外出考察路线。“刚开始确定的路线是祁山道,踩点之后发现路线价值与我们的目标不是很匹配,就在清明节之后放弃了这条路线。”经继续调研,徒步营确定了金牛道的广元到成都段,“选择这个路线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金牛道尽管有一些地段被开发成景区,但没有完全被废弃,在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第二是金牛道两侧是古柏长廊,有一些古道旧迹,能够收获一个很好的自然体验,感悟古道文化,这与我们徒步的目标是相吻合的,第三就是它沿108国道一路南下,沿途的安全问题能够得到保障。”
  如果说路线考察只是项目负责人的必修课,那么体能训练就是每一个绿队人的必修课。绿队的训练并不轻松,每年因此“倒下”的人占到报名绿队人数的三分之二,留下来的八十多人中的十余个会进入徒步营。除了绿队每周三次总共20公里的跑步训练,徒步营还会加训,“有一次我们夜跑萃英山,沿勇士路跑到了萃英山顶,主要是挖掘队员的体能潜力和耐力;还有一次夜徒夏官营和萃英山,提前进行一次出营模拟,让大家做好出营的心理准备”。
  2018年暑假,徒步营的17名成员自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古城出发,历经11天抵达绵阳市梓潼县,全程徒步169公里。
  今年,他们已经确定了新的路线———傥骆古道。
  傥骆古道是2018年走过的金牛古道的一部分,长约240公里,是褒斜道、子午道、连云栈道等古道中最快捷也最险峻的一条古道。徒步营的计划是走完金牛古道,即完成整个蜀道的徒步之后,转而徒步甘肃境内古道,以期弘扬甘肃文化。
  走过这么多古道,从省外到省内,徒步营从不曾忘记自己的初心:宣扬和保护古道文化、宣传绿色环保文化。
  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欢乐

  相较于普氏原羚项目和徒步营,绿希行者少了些艰辛与跋涉,多了份与孩子们相处的温情与欢乐。
  绿希行者公益支教项目作为绿队现今的七大营期之一,2010年从普氏原羚项目中独立出来,从2011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八个年头。
  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不断加深,社会对支教活动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近年来,绿希行者的支教项目多是在社会机构的支持下完成的,从资金、人员培训到具体的支教内容,相关机构都给出了专业指导。
  2016年暑期,第六届绿希行者奔赴甘肃临夏自治州和政县三十里铺乡洒麻浪小学和白银市靖远县东湾镇杨梢小学,在两地开展了为期15天的暑期乡村夏令营活动。其中,洒麻浪团队有幸加入了兰大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央财政示范项目“童享计划”,杨梢小学团队也得到了灵青计划和华桥基金的支持,为小学生们筹集到了100个智慧书包和80个温暖水杯。绿希行者们的努力最终得到了肯定,2016年,兰州大学绿队绿希行者公益教育组赴甘肃省多地开展乡村夏令营暑期实践项目荣获团中央学校部“千校千项”评选“最具影响好项目”奖。
  2017年,绿希行者和北京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进行了合作。益微为绿希确定了支教地点———临夏漠泥沟的姬家小学,并且提供了四千多元的资金支持和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培训。来自2016级物理学院的队员石良良告诉记者,这个希望小学的条件比之前的学校好很多,学校给他们提供了两间幼儿园教室作为宿舍,虽然还是要打地铺,但是终于不用再睡在满是土的地上,不用“一个人给另一个人当枕头”了。
  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上午开展益微设计的主题课程,下午进行绿希成员们自己设计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课程。
  石良良告诉记者,他设计的是发明家和实验家慢羊羊,并在课堂上表演了水中蜡烛实验:先在容器中装入水,再放入蜡烛使与水同高,然后点燃蜡烛。就在他期待着蜡烛燃烧到底和孩子们的惊叹时,蜡烛意外地熄灭了!尽管如此,孩子们眼里依旧满是好奇,于是石良良滔滔不绝地给他们讲了蜡烛“理应不灭”的物理学原理。
  在两周之间的周末,他们还办起了运动会。从高山流水到漂洋过海,从地雷阵到彩虹圈,光是这些名字就激起了不少孩子的兴趣。活动当天,每一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地玩着、闹着,吹乒乓球的吹红了腮帮子,玩地雷阵(下转3版)